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欠债不还背后的群体性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9:18 温州新闻网

  6月13日同一天,就有两条类似的新闻:《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首次在媒体上公布欠款大学生名单。拖欠助学贷款不还的4名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姓名,以公告送达判决书的形式在媒体上公布。《河南日报》报道,河南首次发布助学贷款诚信黑名单。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在媒体上对国家助学逾期贷款债务进行催收,涉及至少4所高校的263名毕业生。

  将欠债者公之于众,这样的追讨方式时常招致舆论的批评,认为银行不仁,学校不义。实际上,种种声讨更像是一种情绪宣泄,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症结依然在高等教育的高收费上。有太多证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费用已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这似乎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了。可这一现状能马上改变吗?不能。有人为其负责吗?没有。至此,助学贷款有去无回,就成了一场无头官司,一道无解的题。

  我不知道,社会还将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追债,但显然,追讨的成本不低。在这一场乱仗中,简单的契约关系变得复杂难解,其间,甚至夹杂着情绪的宣泄,是非的混淆。

  细究一步,这场无头官司,实际是信用体制、高校收费、就业压力等等诸多复杂问题在欠款纠纷上的集中体现,不解开与其相连的其他诸多关节点,仅就事论事,怕是没有答案。

  而这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公众的不满情绪。当舆论倾向于支持欠账不还者时,其表达的不只是同情弱者,更是对银行势利、高等教育高收费、学校霸道这些积怨颇多的行为的集体性不满。看看一段时间以来,公众面对新闻事件所表现出的喧哗和骚动,像什么怒骂银行跨行取款收费的传言,狠拍力挺章子怡的张颐伍等等,就会发现,在一个竞争激烈、诸多方面存在体制性失衡的社会里,当民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他们的焦虑情绪找不到合适的排遣途径之时,那些辞不达意、甚至明显指向错误的怨气和表达,有着怎样的人气和市场。

  而这些不满的堆积,最终将有可能以集体性地破坏社会规则为代价。

  来源:《潇湘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