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市场化是教育的死胡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0:11 正义网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十二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说,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中国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发展教育只能靠政府,政府就得花钱”。(中新社6月13日电)

  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必然将教育引入死胡同。尽管教育部从来没有说过要搞教育市场化,然而无可讳言的事实是,有些政府的决策,都是按照教育市场化的理念来做的。这

些年来这教育领域的“不说而化”已闹得公众焦头烂额,坊间莫不怨声载道。如果说公立学校的的种种乱收费滥收费是“默化”,那么将国家出资金、出教师、出校舍,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一夜之间摇身一变就成了“校中校”,则是偷渡陈仓的“异化”。牌子一翻,俨然就“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气壮如牛地大把赚钱了。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市场化”作为国策,即使是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始终把教育“养起来”,这是一个真正的国际惯例,也是市场经济的通例。市场化是个好东西,在经济事务中实行市场化,可以形成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机制,保证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局限,它解决不了本质层面上的社会公平问题。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与其它公益性事业一样,提供的是社会保障,首先要保证的是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如果把教育推进市场,那么就意味着以营利为目标,在资本逐利的本性驱动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牟取暴利的冲动。看一看那些在与民间资本联合办学的旗号下把公立学校掏空而转而去创收的“翻牌学校”敛钱胃口有多大,敛了多少钱,就是鲜明的佐证。

  教育市场化把教育异化为高价教育,实际上是将本应由公众共享的公共教育资源变成了谁得起钱谁拥有,谁出钱多谁享受,把穷孩子排斥在公共教育资源之外。教育不能市场化,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首先要正本清源。政府要管公平,这意味着在不能交给市场管的地方,政府决不推诿,要用强有力的“有形之手”管起来,实现社会公平。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不但指要把教育“养起来”,而且要养得公平。公共财政的投入不能只向名校倾斜,给名校锦上添花,而数量众多的普通学校则灰头土脸,置身雪中连炭也没有,甚至挣扎在生死线上。

作者: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