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有了第一部《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1:15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李正华6月14日报道:你知道酒吧、购物场所、学校、银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如何消毒吗?上海市消毒品协会用了两年时间,请了十几位专家于今年初编写出国内第一本《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下称《规范》),教你消毒方法、用药措施,操作要求和技术标准。这是国内第一个消毒技术的行业标准。

  来自国内消毒方面的专家称,目前公共场所的微生物污染是普遍而严重的。一些调

查和试验证明,污染在环境表面和公共用品上的微生物不仅可以存活,而且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这就为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国家虽然发布了一些公共环境和用品方面的卫生标准,但没有提出达到这些标准的具体消毒方法。这部《规范》弥补了国家发布的卫生标准的不足,为不同公共场所和用品的消毒提供方法、措施和技术要求,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卫生标准,从而减少环境微生物污染,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专家指出,公共场所环境和公用物品污染的程度不同,污染后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如果都要求一样消毒,则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消毒对象和消毒方法的选择上,消毒剂和消毒器的使用如掌握不好,也达不到消毒效果,反而会造成对人群的伤害,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区别对待,采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要求。

  《规范》对医疗卫生、宾馆、饭店、商场、公共交通、娱乐场所、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浴室、美容美发等20多个门类的公共场所提出了各不相同且详细的消毒方法,其中包括:如何进行空气、各类物体表面以及人员的消毒,消毒时应采用什么样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消毒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和标准,如何检验和监督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规范》称,对仅有偶尔轻度污染的地面、墙面和物品,一般不要求每天进行常规消毒,仅每天做清洁处理即可,只有明确了致病污染物时,才采用消毒剂消毒;对反复、多来源污染的物品,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扶手、把手、拉环等,则要求每天消毒,因为这些物品每天会反复多来源污染,很容易成为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室内空气,一般采用开窗通风,而不必采取特殊消毒措施。但当有多人聚集而又无法开窗通风的室内空气,则要求采取消毒措施,在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应强化消毒措施;对玩具和小型用品,如果不是经常受到污染,则不必每天消毒,多人使用、反复使用的物品,应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发生传染病流行时或有明确反复污染时,是否加大消毒剂用量?《规范》原则上不主张加大消毒剂用量。《规范》认为,一般情况下所用的消毒剂量和作用时间已足以杀灭污染目标的微生物,如果再加大剂量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物品的损害。通常情况下,只要根据污染程度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就可以了。

  《规范》要求,在消毒时所选用的消毒剂和消毒器必须有国家批准文号,不能选用未经批准的产品。

  据悉,上海市有关部门对这一《规范》十分重视,认为推广这一《规范》,对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营造一个科学卫生的公共环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上海正在研究全面实施这一标准的具体措施。(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