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日本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1:26 新华网 |
新华网西安6月14日电(记者冯国)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颇具国际性,来自西方波斯的白玻璃瓶、紫檀木画槽琵琶等,经过中国传到了日本。专家认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由此得到了延伸,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可谓成了丝绸之路的一个终点站。 正在西安举行的“唐代文物与中日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建民在《从正仓院宝物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若干特性》一文中指出,唐代中日文化交流 不只是双边交流,更是多向交流。日本正仓院中保存的新罗琴、花毡等,说明朝鲜半岛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通道,而且它本身也介入了中日文化交流,而古代波斯文物则验证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日本的说法。在唐代中日文化交流中,唐都长安是文化交流的枢纽。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珍贵文物里,有日本的遗唐使、佛教徒、留学生等从中国带回的东西,也有日本人仿制中国的货物,它们包括了佛教的经典、佛具、仪式、箸与地毡等日用品,服装、锦蠛等服饰,棋盘、双六子等体育用品,书法字画、人腾、子日目利帚等民族习俗,以及反映四神十二支八卦的圆镜、镇子石等。 赵建民认为,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不只是在中日两国的本土上进行,而是兼有与两国的周边邻国乃至遥远西方地中海沿岸的交流,特别是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包括日本、朝鲜半岛的东亚地区,以汉字、儒学、佛教、律令为共同点的“唐文化圈”,或称汉字文化圈、儒学文化圈。其时欧洲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于公元843年分裂,成为后来的德、法、意三国的雏形。与其相比,以唐朝为中心,以中日文化交流为纽带的东亚地区成了世界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地区,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建立于公元756年,是正面长约33米、侧面宽约9.36米、高约14米的高床仓库,珍藏着公元756年至767年十余年间日本皇家献物,是具有国际色彩的宫廷文化宝物群。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其极为重视。自1883年确定了一年一度的晒凉制度,1946年在奈良举办了第一回“正仓院展”,从此每年一次成为定制,1997年正式被日本定为“国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