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阅读考点的应对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2:02 生活报

  本报记者 吕晓艳

  本期名师:那小红

  哈尔滨市秋实中学一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

  得者、中考预备命题员

  中考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其中现代文阅读包括一篇课内文章,两篇课外文章,文体互不重复。这也就意味着现代文阅读部分必然要考查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中的任意三种文体,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解题规律备受考生关注。因此在考试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文体特征,掌握不同文体的解题技巧尤为重要。

  适用于各种文体阅读的答题口诀:细看题目要分解;关键语句须圈点;答案往往在原文;分点表述要规范。

  一、说明文(一)概括说明的中心内容。

  概括说明的中心是说明文阅读必考的内容之一,解答此题有以下规律可循:

  (1)有题目的扣题眼。(2)有中心句的直接摘抄下来。

  (3)到本段的开头或结尾找,看看有没有提示性的句子可以利用。

  (4)到下一段开头找有没有过渡句可用。

  (5)划分层次,层意叠加即中心内容。

  注意:答题语言力求简洁,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句子或词语。

  (二)辨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做诠释七种。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往往是先判断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然后分析该方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无论分析何种说明方法的作用,都要紧扣语段的中心,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但基本规律不变,以下是答题常用语言可供参考。

  1、做比较:通过甲和乙的比较,突出了甲的某个特点。

  2、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写出了某物的某个特点。

  3、举例子: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某物的某个特点,使人信服。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物的某个特点。

  5、分类别:对某物的某个特点分类说明,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6、下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某物的某个特征。

  7、做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说明了某物,使人明白、清楚。

  (三)说明文的语言: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也是一个常见考点。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准确性、严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动词的精确选用。②表数量词语的合理运用。③修饰、限制词语的精心选择。④句式与语气的得体与分寸感。⑤表方位、时间和序数的词语的运用等。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先说出语句中关键词语是表示推测或估计、程度、范围、数量等,然后说明该句子在文中的的意思,如果题干中问某个词语是否可以去掉或更改,在答题时还要写出词语去掉或更改之后表意有什么变化,最后点明该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议论文(一)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论点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1、在原文中直接体现。2、原文中没有现成的句子,需要通过阅读分析后概括。

  论点在文中出现的位置:(1)文章标题就是论点。(2)在文章的开头。(3)在文章的中间。(4)在文章的结尾。

  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往往在论点句前面还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如果符合论点表述形式的句子较多,开头、中间和结尾都有,那就遵循取先不取后的原则。如果议论文的题目为《学会谅解》,概括论点时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述,可写成我们要学会谅解。

  (二)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常用“如”、“例如”等作为引出举例的标志,如果带有一些感情和文学色彩,还可以有“让我来说一段故事吧”、“请听这样一件事”等。作用: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观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道理论证:常用引号标明。

  作用: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有很强的论证力度。

  3、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法的标志大致有两种:一是反义词的前后运用,二是“反之”、“但是”之类的词语转换,都是明显的语言标志。

  作用: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的对比,是非曲直分明,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语言标志有两种:一是喻体,二是比喻词,二者有时一道出现,有时只出现一种,如“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里既有喻体“阶梯”,又有比喻词“是”。

  作用: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可以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三)开放性题目:通常议论文阅读的最后一道题目是谈自己的观点。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联系原文写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他人的事例来阐述观点,最后要有个总结性语句。同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定。

  晓艳找名师

  热线:0451-55927109

  投稿邮箱:lvxiaoyan@vip.sohu.com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