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首席工人”引领“技术”优先氛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5:12 浙江在线

  在浙江省宁波市,“首席工人”已成为企业创新发明的主力。该市下辖的慈溪市去年50家规模企业的1110多项技术发明、革新中,有近80%是“首席工人”创造的成果。 (据《工人日报》6月14日)

  长期以来,“首席”这顶令人羡慕的帽子,只戴在一些重要而关键的人物头上,比如“首席执行官”、“首席大法官”、“首席演奏员”、“首席播音员”,等等。在前几年

,“首席”的头衔终于在上海被戴到工人的头上。从此,全国各地四处开花。事实也证明了“首席工人”制度是相当有效的。

  在我看来,工人应是靠技术吃饭,可许多工人却往往在技术上不思进步,只是照着别人已设计好的程序“依葫芦画瓢”。工作之余对技术钻研的热劲也欠缺。据资料显示:全国高级技工人数仅占技工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全国仅数控机床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比如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国工厂与瑞士工厂组装出来,就比人家缺乏竞争力;同样的汽车品牌、同样的轿车零件,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还是不能比,原因就在于在具体的制造中,我们工人操作技术跟不上。一位专家指出: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能引进大批的技术工人

  技术工人的重要性不容赘述,相信许多工人也都能意识“技术”的份量。工人要想给自己加上一个“技术”的定语,一方面要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企业形成一股重视技术的氛围。要改变阵旧的人才观,不能惟那些学士硕士博士是人才,工人同样应该受到厚待和应有的尊重。

  重视技术的氛围需要有载体来引领,“首席工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宁波市,自从进行“首席工人”的评选后,迅速在全市工人中形成了学技术的氛围,激发了潜心提高技能和创造发明的积极性。在慈溪市,约5万人参加了成人教育或各种专业培训。这是一种很好的氛围营造。毕竟人的前进需要各方面的动力源泉。换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工人看到了“奔头”,看到“希望”。

  “首席工人”在宁波开出创新成果,是令人欣喜的。笔者更愿意看到这一制度在全国都能够产生涟漪效应,形成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则工人幸甚、国家幸甚。


作者: 王军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