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放的文物景点是去年的两倍参观人数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文化遗产日”观众为何没有预想的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5:21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今年6月10日是第一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在总结去年河南“文化遗产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省文化厅、省文物管理局制订了第一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河南省活动方案,并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实施,6月10日、11日,全省免费开放的120处文物古迹和博物馆、纪念馆接待观众人数达到140.7万人,优惠开放的30处文物古迹接待观众达8.5万人,合计观众人数达到149.2万人。

  在肯定本次遗产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有读者提出了疑问:今年对群众开放的文物景点是去年的两倍,为什么参观人数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省文化厅有关人士介绍说,第一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河南省系列活动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媒体深度关注,活动内容丰富,各个开放景点秩序井然,是非常成功的,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强有力推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有一些影响较大的文物场所因为考虑参观群众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等因素,没有免费或优惠开放,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分属文化(文物)、旅游、民族宗教等部门管理的文物景区因为时间紧张、协调沟通渠道不畅等关系,部分景区(点)免费、优惠开放难度较大;“文化遗产日”是纯公益性活动,各级财政基本未安排专项经费,文化(文物)部门实施运作经费压力较大,限制了活动规模,影响了活动效果。

  有关专家分析说,与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相比,三分之一的参观人数似乎显得与两倍的开放场所不太协调。除了天气炎热、部分著名文物景区没有免费开放等原因外,第一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适逢高考、中考、足球世界杯、“三夏”农忙等,分流了部分人员。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宣传到位,使大家意识到了“文化遗产日”的长期性和固定性。尤其是经历了去年的“井喷”之后,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理性,除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外,对如何保护、参观文化遗产也有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心态。人们对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多了,对文化遗产活动参与面广了,观众人数减少是正常的。□首席记者张体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