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由“这些人的命不值钱”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7:02 正义网

  2005年武汉最大刑事案件侦破。自去年2月22日起,爆发针对街头流浪露宿人员的虐杀,短短数月,数十人死伤。几乎所有案件的手法完全雷同——砖块打头。案件告破,真相大白:流浪汉凶残劫杀流浪汉。犯罪嫌疑人官道军于2004年来汉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在街头流浪。另一犯罪嫌疑人陈青波也是街头流浪汉,他认为流浪人员无依无靠,反抗能力差,甚至不会报案,因此想到抢劫他们。他甚至无知地对检察官说:“这些人的命不值钱。”(6月14日《楚天都市报》)

  流浪汉凶残劫杀同行致10人死,称乞讨者命不值钱。这是惨烈的悲剧,它让我在炎炎夏日里脊梁阵阵发冷。本是同路人,相煎何太急?当流浪汉扬起手中的砖块向被害人头上拍去时,他是否会有一丝颤栗?又是否会有一丝惭愧?同为都市的异乡人,他们边缘而落寞,他们卑微而屈辱,然而,他却能鼓足勇气虐杀同伴。在扬砖的一刹那,伦理消隐,悲情长存。

  流浪汉的命运是庸常而脆弱的,他们被狎玩被羞辱,甚至难以保全一己之微躯。曾几何时,救助管理站、“110”和“120”相互推诿责致使流浪汉死于非命;曾几何时,几名读书郎像虐杀小动物一样虐杀流浪汉;曾几何时,无名流浪汉遇车祸身亡,无人前来认领尸骨,也没有人向肇事司机索赔……谁也无法罗列出流浪汉非正常死亡的名单,流浪汉是卑微如蝼蚁的小人物,他们灰暗的人生轻薄如纸。被虐杀的10条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远去,也许他们临死前没有想到,他们会死在同路人手里;他们更不会想到,他们死的原由是“这些人的命不值钱”。

  鲁迅在《杂感》中感叹:“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官陈二人也许不是怯者,但流浪汉的身份说明他们也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勇气对抗庞大的丑恶势力,却挥刀指向更不堪一击的流浪汉,这种卑怯的心态昭示了可怕的行为逻辑:之所以虐杀弱者就在于流浪人员无依无靠,反抗能力差,甚至不会报案。进而思考,这种逻辑实际上道出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小人物为什么可以被恣意欺凌,因为他们无法自救,无依无靠,无法反抗。显然,连面对同阶层中的强者时,流浪汉都束手无策,当面对更可怕的强大势力时,他们岂不是只能坐以待毙?这折射出了小人物多么可悲可忧的权利生态。

  有人说,一座又一座城市就是一条条渺茫的河流,流浪汉就像一个个身不由己的漂流瓶,一路东跌西撞,一生随波逐流。流浪汉的死于非命让我心怀戚戚的另一原因则是,你我难道不也是都市的流浪者吗?从外出求学到跳出农门,从奔波求职到暂得安息,一路走来,我们不就是浮萍似的漂来漂去吗?同为流浪汉,我们比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浪汉多了自我抉择的机会,多了精神嘶鸣的才识,多了自我判断的理智,但精神上的焦灼却是殊途同归。年仅25岁的官道军,自2004年来到武汉后一定找不到工作,并且家人对他不管不问。1978年出生的陈青波母亲早逝,没人管教他。生活无助,无依无靠,那种焦灼可想而知。

  半个多世纪前,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等待戈多》里面也有两个流浪汉。这两人卑贱、委琐,生活毫无着落,整日浑浑噩噩,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等待戈多的到来。只有等待戈多才能化解胸中的苦闷,才能反抗世俗的压力。有论者指出,贝克特创作该剧的目的是还原“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因为当时西方社会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与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我们的两个流浪汉却选择了杀戮。

  毋庸置疑,杀戮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正如托尔斯泰说:爱比暴力更有力量。在那些流浪汉没有堕入深渊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他们灵魂的疼痛呢?对那些难以自救的流浪者,我们不仅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还要给予他们与黑恶势力博弈的权利意识。每一条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种悲剧都需要反刍,惟有如此,这个社会才能更健康,我们才能活得有尊严。

作者:王石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