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人为本的全面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3:0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戴袁支

  记者日前在现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的江苏昆山采访时,耳目为之一新。2005年,昆山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核心指标,分别达到7855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16809元和8519元,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宣布为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县级市。

  关心GDP更关心百姓多收入

  6月8日,周品林将整理好的行李箱放在门后,明天他就要和村里其他党员一道前往青岛、大连考察了。老周是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泾河村人,原有11亩责任田。如今泾河已成无地村,老周和其他村民都成了失地农民。这样的失地农民,昆山有22万人。周品林同时还是动迁农民,近3年昆山每年动迁农户都在一万户左右。

  近3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翻了一番多和一番半,进出口总额翻两番,而城乡居民收入一度跟不上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速度的情况也客观存在。昆山有个顺口溜:“领导关心GDP,老百姓关心人民币;领导关心招商引资,老百姓关心就业工资;领导关心‘和谐小康’,老百姓关心幸福安康”。

  中共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其实这些并不对立,关键是协调好。“利益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不但要关心GDP,更要关心老百姓多得人民币”,“建设和谐昆山,亲商爱民要并重”,“富民优先”就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反哺农民”。

  经认真调研,昆山一项项富民政策出台了。对全市22万失地农民,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拿出5亿元以上作为补偿、安置,同时抓好“一三五”富民举措:“一”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去年昆山每天诞生10家私企,私企和个体户已达1.7万家和3.8万户;“三”即实施“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市里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让该市80%的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近两年每年培训劳动力超过两万人次,转移劳动力1万人以上;“五”即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农民建立起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的农村“五道保障”。目前昆山低保已实现全覆盖,10万农村老人每人每月无条件领取100元~300元养老金,1.6万名大龄失地农民每月可拿到500多元养老金,每个农民每年交50元,就可享受200元投保标准的医疗服务。

  昆山还视农民动迁为城市动迁,2003年起实施“拆一还一”,属补偿内的面积,以低于市价出售,当地人拥有两三套房屋的很多,除自住外,还出租。

  因此,记者见到周品林时,他和本村其他人家一样,住在泾河花园社区一幢连体别墅内,三层足有270平方米;此外,他在市区北门路还有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在出租。老周介绍说,现在虽然失地,但心里很踏实:他经营着一家饭店,夫妇俩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有用失地补偿和创业收益投资的各种收入,老两口正享受“比全面小康水平高一点的生活”。

  新老昆山人同居一地共创繁荣

  昆山本地人口65万,外来人口69万,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对参与昆山现代化建设、有相对固定合法职业和住所的非昆山户籍外来人员及其子女,不论是外来投资者,还是打工者,昆山都称他们为“新昆山人”。2004年昆山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保护他们的就业、社保、司法、就医、子女入学等合法权益。

  去年8月底,原籍扬州市宝应县的李立美见到“新昆山人”服务中心在当地报纸上的公益广告,便找到他们,称2002年她和丈夫来昆山打工,如今女儿在居住地附近中学报名,交了6000元借读费,请求按市民待遇,免除这笔借读费。不久,李立美就接到校长电话,高兴地领回了6000元。

  像李立美的女儿那样,如今有3万多名“新昆山人”子女在昆山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昆山人”子女除杂费外,借读等费用一律免交。

  随着昆山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地聚集着千余家施工企业、十几万建筑工人。从2003年7月起,昆山将事后追要工资变为事前工资担保——施工单位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须先提供信誉保证金和工资支付保证金。两年来,已先后为几家建设企业兑付60多万元工资款。近几年,昆山每年开工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基本解决了拖欠工人工资问题。

  28岁的青年许德军来自吉林,南下昆山已6年,现是昆山一家集餐饮、住宿等服务于一体、已有9家分公司的企业集团的副总。他说,“新昆山人”与本地人没有区别。如今,他已在此购房买车,与江苏姑娘结婚生子,并把双亲接了过来。据了解,去年、今年昆山每出售百套房子中,分别就有38套、42套是“新昆山人”买的。

  现在,新老昆山人已形成“共处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共树新风”的和谐氛围,社会治安良好,刑事发案率、非正常死亡率和上访率逐年下降,2003、2004和2005年,昆山百姓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从92%、92.5%上升到94.4%。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评价说,昆山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时,善于反思政府角色、调整政府定位,他们坚持以人为本,“超越于各种利益群体之外,成为不同利益冲突的仲裁者和协调者,使各自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受到限制”,提高了执政能力。

  本报昆山6月1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