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合力打造文化强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7:20 红网-湖南日报

  编者按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培训班,激起各方强烈反响,几天来,社会各界热议文化体制改革,宣传文化界和政府有关部门更是深受鞭策鼓舞,倍感责任重大,议改革,谈发展,无不表达出一个共同的期盼:加快改革,齐心合力打造文化强省!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六位与会代表和一位企业界人士,旨在与读者一起来共同感受他们的

激情与理想。让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努力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加大投入 完善政策

  ———访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云柱

  本报记者 杨丹

  协调体制改革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发展改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在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省发改委将肩负什么样的责任?6月13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云柱精练地将之概括为三句话: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配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刘云柱认为,政府部门对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省发改委作为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主要规划部门,在“十五”期间,共安排了近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文化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了文化发展的设施条件,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明确提出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自然少不了投入。刘云柱满怀信心地说,“十一五”期间,省发改委将更加积极地争取国家支持,预计投入资金不少于5个亿,从以下4个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二是继续实施一批重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三是加大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力度;四是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刘云柱强调,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要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在这方面,发改委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外资金的路子,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引发创新活力。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论证,督促项目单位深化前期工作、落实资金来源,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金鹰卡通产业科技园、湖南网络文化产业园、湖南出版集团报刊中心、湖南报业文化城、省广播技术大楼等重大文化产业工程。

  省发改委如何配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呢?刘云柱向记者透露,将以新的文化发展观来指导工作,继续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文化机构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业务分离,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好钢用在刀口上

  ———访财政厅副厅长王新国

  本报记者 朱永华

  改革文化体制和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钱”。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新国向记者表述了这样的思想: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放到最关键的部位,使之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

  随着经济发展,我省近年来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文化发展所需的经费来说,缺口依然很大。王新国说,我省公共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思路是,着力突出重点。一是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倾斜,优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利。二是向农村倾斜,将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有效机制。

  使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能的办法就是“内涵式”投入。王新国指出,目前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文化单位的公益性、经营性性质界定不清,在文化投入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财政该投入的没有足够保障,不该投入的却由财政负担,“缺位”与“越位”并存,分散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也难以制定有效的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与非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界定也不清晰,不利于集中财力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王新国表示,下一步对文化单位要实行有区别的财政扶持政策。要加大对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对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要给予重点扶持。对于其他类型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其转制为企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王新国还重点提到公共财政要筹措改革的成本。文化事业单位在改革转制过程中必然要解决旧体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解决问题就要付出代价,也就是改革的成本,这个成本责无旁贷由政府财政来支出,否则,改革无法推进。

   “两手”并重有序推进

  ———访省文化厅厅长金则恭

  本报记者 朱永华

  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可以说“首当其冲”。省文化厅厅长金则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是:这次大会正式开启了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金则恭说:以前文化系统主要是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现在要全方位着手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

  面对紧迫艰巨的改革任务,金则恭表示:相对于其他方面,文化系统改革难度较大。系统所辖单位长期是

  事业性的,人员多,包袱重,许多单位自身的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所以文化系统的改革必须采取“两手”并重、有序推进的办法。首先,要准确界定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对于走市场能力较强的文化单位如演出公司等中介机构、影剧院、一般性的艺术团体,可以实行大力度的“动作”,然后推向市场。走市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到优势项目然后做大做强,整合系统内的优势资源合并成具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组建文化企业集团。现在湖南大剧院已经在尝试这方面的工作,其下辖的机构涉及到演出、放映、演出经纪、出版、网络、房产等多个领域。

  金则恭清醒地认识到:系统内相当多的部门属于“事业”的范畴,特别是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专业艺术院团。这个方面,观念和机制的问题比较突出。离退休人员和“剩余”人员的安置,还有转制过程中债务处理和资产的处置,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对于这些单位,要采取稳步推进的改革措施,逐步解决问题。要加大投入改善文化机构的环境,要创造条件为它们建立事业发展的平台。

  金则恭强调,这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文化系统坚决贯彻执行,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开展改革的各项工作,保证改革的措施符合文化发展的要求,要避免走弯路和回头路。

  影响力就是新经济

  ——访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

  本报记者 段炼

  “一粒扣子,钉在一件普通的衣服上,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是,如果钉在一件世界名牌服装上,它价格可能就要翻上几十倍。这是为什么?”

  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间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幽默风趣地拿“扣子”向记者打起了比方:“这说明,在文化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的传媒,一定要做出自己独特的品牌和影响力———因为在21世纪,影响力就是新经济。”

  从今年1月1日《湖南日报》全面改扩版获得成功,到5月17日《三湘都市报》“瘦身变脸”之后广受读者好评,覃晓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以“改版扩版为龙头,全面提升湖南日报报业影响力”的改革征程。

  覃晓光说:“《湖南日报》的改版提质,只是我们改革战略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刷新’,促使党报的影响力与竞争力齐头并进,并由此带动集团其他媒体的改革。”

  对于湖南唯一一家被列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综合性日报,覃晓光指出:“《三湘都市报》从4开小报到对开大报,改扩版后报纸版式大气、资讯丰富,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明显上升。同时,从深层次看,《三湘都市报》的改革,将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全面激活整个集团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

  眼下,覃晓光特别关注的是“湖南在线”网站朝“新介质媒体”进军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他说:“跨行业、跨媒体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传媒提升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湖南在线’有很好的基础,世界排名在前1500位左右,湖南排名第一。但我觉得,这还不够。新媒体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最强。”

  “目前,我们已经和北京一家公司合作签约,‘湖南在线’正在全力打造国内首家新闻聚合类网站,全面提升新闻抓取技术。”他说:“这次整合如果能够成功,6月下旬,全新的‘华声在线’将正式开通。同时,通过与数字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介合作,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媒介平台也将越做越大。”

  覃晓光坦言,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改革的空间也非常大,关键是‘做正确的事’,强化我们的执行能力”。

  他说:“在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媒体的同时,以报业文化城为园区的发展,还将延伸我们的产业链,带动印务、物流等相关联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总之,我们将按照此次大会提出的‘以事业引导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和‘文化走向产业、产业围绕本业、本业突出文化’的思路,利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把文化主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从“湖南制造”到“中国制造”

  ———访省广电局党组副书记、省广电集团总经理欧阳常林

  本报记者 段炼

  “未来五年里,湖南广电的目标是‘进三争二稳一’。”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培训班上,欧阳常林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一幅湖南广电未来发展的蓝图。“所谓‘进三’,就是产值超北京、广东,位居全国第三;‘争二’,就是产值超过上海,仅次于央视,位居全国第二;‘稳一’,就是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创收始终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在国内500强的地位也要大幅提升。”

  一连串沉甸甸的数据,如同奋斗者的足迹,见证了湖南广电“通过改革促发展、不断创新促发展、围绕主业促发展”的艰辛历程。2002年,湖南广电确定了湖南卫视“强化娱乐特色、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4年来,在全国38个省级卫视中收视率排名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电视频道。2005年,湖南广电经营创收17.2亿元。集团的固定资产也由1992年的4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81亿元。

  不过,欧阳常林毫不讳言:“总的来说,我省广播影视业改革的现状是品牌优势明显,规模仍然偏小,实力仍显不强。如果我们不能在体制上进一步创新,在规模和实力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仅凭目前积累的这点优势,还不足以应对新的竞争态势。”

  为了实现“进三争二稳一”的目标,打造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国内一流与国际知名的强势传媒集团,欧阳常林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我们首先必须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继续保持湖南广电节目生产的优势,强化‘湖南制造’的品牌效应,力争在此基础上升级为‘一流节目提供商、内容运营商’,努力实现‘中国制造’的更高目标。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开发增量,塑造新的市场主体,转变增长方式。我们还将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开发,拓展节目经营,促进节目内容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发与利用,延伸产业链,尝试与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合作。同时,我们大力实施‘走出去工程’,着重做好我省广播影视节目的海外落地和广播影视产品的出口工作,不断扩大湖南广电新的发展空间。”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加快发展

  ———访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朱建纲

  本报记者 曾衡林

  “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诉求。”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掌门人朱建纲。

  近年来,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以创新为手段,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5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完成销售收入59.6亿元,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列。集团连续4年入围全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在全国文化产业50强中排名第4位。

  出版产业的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观念的创新,朱建纲告诉我,过去把出版大部头的图书、获大奖作为追求的目标,对出版人的定位是有点模糊的。从根本上说,出版人既是一个文化的使者,也是一个经济工作者,因为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必须通过经济的手段才能送达消费者的手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有了创新的观念才能带来创新的产品,才会有对产品全新的定位。

  以2004年集团的进一步改制为转折,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重新调整市场定位,经营业态开始向跨媒体经营转变,积极开发新载体,开始了向传统媒体要存量、向新媒体要增量的开拓。2004年,集团旗下的湖南远景科技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得网络出版权的单位。目前集团已经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多媒体、立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另外,“出版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生命在于创新。”正是基于以上对出版介质和内容的认识,集团提出了出精品、创品牌的核心战略。

  “创新还必须在体制上和机制上下真工夫”,朱建纲说。2004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湖南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与省新闻出版局彻底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集团启动了新一轮改革,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全面建立健全新型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

  朱建纲告诉记者,“湖南出版的目标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湖南出版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需要把产业链延伸得更远,才能更大地构建湖南出版的平台,使湖南出版持续稳健快速地发展。”

  快速打造“世界级”卡通

  ———访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

  本报记者 杨丹

  卡通产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具有爆发力的黄金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大最诱人的一块蛋糕。随着“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一个个卡通品牌的打响,长沙正异军突起成为国人瞩目的卡通之都,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卡通产业人才。在这群充满激情的创业者中,有一个不能让人忘记的名字,那就是王宏。从白手创业培育出“蓝猫”,到重新创建宏梦卡通捧出“虹猫蓝兔”,王宏书写了一个个传奇,也见证了我国当代民族卡通产业的成长历程。

  6月13日,在位于长沙星沙的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的制作基地,王宏对记者透露了他的最新创业目标:打造民族卡通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王宏是清醒的,能够说这话,他是成竹在胸的。

  2006年是宏梦卡通的丰收年。除了获“2005年中国动漫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宏梦卡通的质和量都上了一个台阶。第一季度,公司生产卡通节目达4052.5分钟,稳居全国第一。正在推出的我国第一部武侠卡通电视连续剧《虹猫蓝兔七侠传》,其艺术水平相当高,得到专家的广泛盛赞。现实题材动画片《花枝的故事》亲切感人,被誉为“中国版的樱桃小丸子”。

  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美国红杉资本注资750万美元,与宏梦卡通联手,共同组建宏梦数码(湖南)有限公司,进行“虹猫蓝兔”系列动画节目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这是中国卡通业界第一次引入国际风险投资,也是世界顶级风险投资基金首次进入湖南企业。这无疑给宏梦卡通装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王宏说,红杉资本的加盟,其意义是深远的。带来的不仅是钱,还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为中国卡通业界开拓衍生产品的大市场提供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经验。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对此,王宏深有体会地说,市场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是人的境界、高度和专业的竞争。宏梦卡通集团拥有在国内堪称优秀的卡通原创团队,这也是得到红杉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

  有了红杉资本的加入,王宏比任何时候都信心满怀。着眼未来,王宏说,宏梦卡通将不断提升原创水准,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快速成长为世界级的动漫产业集团,成就“振兴民族卡通”的宏伟梦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