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整治“海口飙车族”不能仅治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7:45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轰隆的马达声,震耳的音响,车尾巴上坐着时髦女郎,在大马路上三摇四摆,横冲直撞,故意在沥青地面上擦得火花四溅,“呜”地一声从你的身旁呼啸而去,吓得你出身冷汗,让你半天缓不过神来。“这都是些什么人?不要命了!”有人骂道。另一行人大骂:“有病”、“疯了”!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如入无人之境。这样的场面,我想你肯定不陌生。

对了,就是这帮“车疯子”,“不怕死”的飙车族,其刺耳的轰鸣声让行人掩耳避之。据警方分析,目前在海口飙车一族多为青少年,约有100人左右,在海府地区又有海口帮和琼山帮之分。他们趁着夜深或凌晨,经常在国兴大道、海文高速、世纪大桥一带活动,并时常引发争斗。“速度只要超过60公里,生死就在一瞬之间。”

  昨天晚上,3名少年无证骑乘摩托车载人飙车时,被海口市交巡警支队龙华大队专业队抓获,警方还从一辆摩托车里搜出一把匕首。已满18岁的飙车男子黄某被行政拘留5天。经查,3名飙车男子中两人仅16岁(见今日《南国都市报》第13版)。据悉,海口交巡警支队从今年3月开始的整治飙车行动,已查获飙车行为19人次。

  “无牌摩托”、“不戴安全头盔”、“ 一路狂飙”、“冲闯红灯”,和飙车有关的这些关键词,构成一连串安全隐患。飙车不仅危及“车疯子”自身安全,也危及到了公共安全。本报曾经报道过一飙车少年撞到椰子树上当场摔死的恶性事件。真正的赛车手,应该到赛场上竞高低,而不是在非赛车道上、甚至在闹市区寻刺激、出风头。整治飙车行动,实在太有必要了。

  翻翻媒体相关报道,就会发现,“飙车族”不仅海口有,国内其他城市如厦门、杭州、上海等同样有。其他城市也都纷纷开展过类似的“治飙”行动,有的地方还开展了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交警半夜“伏击”飙车族,对有证据表明参与飙车的车主,该拘留的拘留,该扣车的扣车,该罚款的罚款。可以说,“治飙”行动年年都抓,但整治风一过,“飙车族”重新出现。听听专家的分析吧:自我标榜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敏感阶段。这阶段的青少年喜欢自我炫耀,超越自我,对危险性估计不足。比如像蹦极、冲浪、登山等与飙车在实质上都是一致的,但前者是危险而健康的自我标榜、自我超越方式,而后者是不健康、不宜提倡的方式。

  看来,警方要和家长、学校建立联系,三方合力,方有望治本。这是因为,飙车族的成员多是十七八岁少年,正值人生充满憧憬的年龄,很多人处于或单亲或离异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关系中,他们看到的是灰色和不安,于是选择逃避,选择颓废,寻求正常生活轨道之外的刺激,这就是需要学校老师及教育专家们多引导,让他们走出暴力影视剧、电子游戏的不良影响,告诉他们通过飙车等极端危险的方式来发泄精力、标榜自我是危险的,是不对的,是没有出路的。“治飙”行动不能仅治标,更要治本,要长抓不懈,不能搞一阵风,否则风头一过,依然如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