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去年8月起,60名骨干教师从舞阳县城区奔赴农村缺编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一年的支教生活,会给她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呢——支教一年苦酸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8:3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从去年8月起,60名骨干教师从舞阳县城区奔赴农村缺编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一年的支教生活,会给她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呢——支教一年苦酸甜

  

从去年8月起,60名骨干教师从舞阳县城区奔赴农村缺编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一年的支教生活,会给她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呢——支教一年苦酸甜

  

从去年8月起,60名骨干教师从舞阳县城区奔赴农村缺编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一年的支教生活,会给她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呢——支教一年苦酸甜
核心提示

  今年年初,2006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建立教师对口交流制度,鼓励城市公办学校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城市新进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至少任教一年。

  不过,早在去年,舞阳县就启动了从城区超编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缺编学校的工作。8月,第一批从县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等选派的60名骨干教师,启程奔赴莲花镇、章化乡、马村乡、保和乡的农村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农村支教生活。

  转眼一年将至。今年6月9日,记者赶赴舞阳县马村乡,与支教教师近距离接触,听她们讲述在农村支教这一年的苦辣酸甜。

  高凤云的“私心”

  “我是自愿报名参加的。”

  6月9日上午,舞阳县马村乡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黑黑瘦瘦的支教教师高凤云告诉记者。

  她还清晰地记得当初的情形:

  2005年7月,舞阳县政府针对当地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从城区的超编学校中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的缺编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为期一年。消息传出,正准备轻松过暑假的老师们开始紧张起来,议论纷纷。

  “我当时心里非常矛盾。”摆在高凤云面前的现实是,丈夫是某中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忙得无法顾家;公公婆婆都已80多岁,体弱多病;儿子刚刚5岁,无人看管。高凤云自己也有肝部多发性血管瘤的毛病,医生叮嘱要多休息疗养。

  但她同时面临着一个现实的诱惑。已有16年教龄的她,由于中间工作调动,来到现在任教的舞阳县第二实验小学,职称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而根据下发的文件,今后的职称评比,农村支教经历是必要的前提和加分条件。

  “这也算是我的一点‘私心’吧!但我更得顾大局。”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高凤云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报名参加。

  8月23日,从舞阳县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等选派的60名支教教师,在锣鼓欢送中奔赴自己的支教岗位。这其中,高凤云的身影最为特殊,因为她还带着一个“小尾巴”——5岁的儿子。

  “谁没点‘私心’呀!”采访中,支教教师们并不讳言到农村支教会给评职称带来“好处”。“但我们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孩子的苦,也知道农村教育需要什么。”在马村乡湾王小学支教的第二实验小学教师胡安丽不经意流露出的这句话,显然更能代表大家积极支教的初衷。

  胡安丽的新方法

  在这批支教教师没来之前,湾王小学是个典型的缺编学校:100多名学生,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其中一位老民办教师已经62岁,“超期服役”两年。

  胡安丽的到来,使三年级新生有了新的班主任,“老民办”也终于正式办理退休手续,颐养天年。加上和她一起来的王梅芹、彭悦华两位老师,湾王小学的教师缺编窘况得到缓解。

  虽然做好了充足准备,但第一次上课还是给了胡安丽很大的“意外”。

  “当时我用普通话给学生讲课,教室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会,终于有个同学大着胆子说了一声:‘老师,我们听不懂你说的话。’”胡安丽回忆道,她当时第一感觉是非常吃惊,但转念之后又理解了。

  有了这次意外,胡安丽开始琢磨着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为鼓励同学们学习普通话,她要求大家必须学说普通话。一开始不论谁回答问题都会招来哄堂大笑,但随着她逐个“点将”发言,这样的嬉笑声越来越少。现在她班上的学生,虽然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但至少人人都敢说了”。

  她教的是三年级数学,但她发现很多学生就连二年级的知识也没能掌握。于是,上数学课时她会先抽出几分钟时间,把二年级的课程再回顾一遍。在温故中知新,使同学们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刚刚结束的全乡统考中,她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全乡第一。

  “我必须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胡安丽说,“我总结出的方法是:低起点,多循环,勤反复。”

  “不一样”的背后

  来到马村乡中心小学后,高凤云和以往一样忙碌着,可“忙的内容大不一样”。

  到这之后,高凤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负责教语文。但很快她发现没有想像中那么轻松,因为除了音乐课由校长兼任外,其他如数学、品德、劳动、写字、美术、体育等课程,全得由她一个人承担。“以前在城里一周上9节课,现在每天最少上4节课。”

  以前高凤云最怕改作业,“一个班八九十个学生的作业,改得眼花腰酸胳膊疼。”但在这里她发现,农村学生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因为孩子们回家大都需要干农活。即便有时间,家长也几乎不督促辅导。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她都要组织全班同学再上一个半小时的自习课,一边做作业,一边进行辅导。

  一年下来,让高凤云感觉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有很多“不一样”。

  “农村学生几乎是以校为家。”作为住校老师,高凤云掌管着班级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就会有学生背着书包,来敲她的宿舍门拿钥匙。直到天完全黑之后,学生才会陆续回家。“而在城里学校都是定点开门、关门的。”

  “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几乎不管不问。”由于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学生多数是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老人们无心也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去家访,家长还不愿意见面。而在城里,打个电话,家长们就慌着赶来了。”

  “勤快、聪明、诚实、好学”,这是支教教师对农村学生的共同评价。在她们看来,城乡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接触外部世界的知识层面不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高凤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特殊学生小强(化名):不交作业,也不听课,还经常逃学。在二年级组织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数学成绩为零。

  同事告诉高凤云,小强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个哑巴。他除了回家和母亲用手语交流外,在学校几乎不说话,也不学习。以前,一年级老师也曾多次找他谈话、补习,却没有任何效果。

  高凤云和小强的交流一开始也不奏效。直到有一次,高凤云对他说:“我不要求你一定学成什么样。但就算你将来打工,也要学会识字,防止上当受骗呀!”一句话,让小强泪流满面。

  自那以后,小强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逃学,上课也专心听讲了。而高老师除了给他专门补课外,就是做饭的时候也把他领回家,让5岁的儿子边玩边教他拼音。

  由于小强的基础太差,进步并不明显,高凤云就采取鼓励教育法,“哪怕是从3分长到6分,我也会在班上重点表扬。”最近的一次摸底考试,小强的数学考了十几分。更让高凤云高兴的是,一考完试,小强就主动告诉她:“所有会做的我都做了”。

  “就算我走了,小强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已经培养起来了。”高凤云说。

  “她们对‘孬孩子’很有一套,家长们感激得不能行。”马村乡中心学校校长庞耀峰对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予以了高度评价,“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放不下的心事

  一年的乡村生活,对于这些大多出身农村的支教教师而言,“不觉得有什么苦的”。

  作难的事情还是发生过。

  高凤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刚来没多久,半夜里儿子突然发起高烧,由于不知道医院所在地,加上天黑害怕,她只能给儿子不停喂服自备的清热解毒口服液。“现在想想我都害怕,万一儿子……”高凤云的话音里满含歉意。

  更多的时候,她们感受到的是群众对支教工作的无声支持。

  喝不惯原有的咸井水,村里就主动为学校再打一口甜水井。乡亲们自己的蔬菜还不够吃,但支教教师的宿舍门口经常能发现不知谁放的新鲜蔬菜。在马村乡中心小学旁边,一个承包鱼塘的老汉提起支教教师就不停地夸:“她们确实吃苦了。”

  “群众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她们。”据马村乡中心学校校长庞耀峰介绍,支教的成绩有目共睹。她们教的“老大难”班级,现在都已在全乡统考中名列前茅。

  “这将是我最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年支教生活,高凤云她们既高兴又有些不放心。

  让她们高兴的,是支教还会继续下去,“教学方法和思路不会改变”。但对省里出台的让新进教师下乡支教政策她们则提出异议,“年轻教师有热情、没经验”,最好还是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把好钢使到刃上。”

  放不下的,是农村孩子的未来。她们认为,支教更主要的是在课堂上影响孩子们,但对课外的学习辅导却无能为力。“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又无力辅导孩子。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长此以往,支教的效果也会有所抵消。”高凤云不无忧虑地说。③36

  □文/图本报记者王珂刘国挺

  在舞阳县湾王小学,支教教师的到来,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师缺编的窘况。

  和以前老师不一样的授课方法,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间教室用布帘隔开一半,就成了支教教师的宿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