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闻工作者,请多珍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8:43 四川新闻网

  据《现代快报》的报道,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劳死”正威胁着高节奏、高压力的都市人。而据专家介绍,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受到“过劳死”威胁的主要是记者,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目前新闻工作者中有79%死于40岁到60岁,平均死亡年龄45.7岁。45.7岁,正是一个记者年富力强事业上的最佳时期,但却面临着过劳死的威胁,所以在此我提醒广大的新闻工作们:请多珍重!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民主的进一步落实,公开、透明正逐步在政府机关中落实,公众对政府处理社会事务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舆论监督因而也越来越发挥了它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现代社会的媒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媒体信息的采集却还得依赖于数量庞大的记者队伍。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信息社会中公众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高,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通畅方式越简便,媒体的压力就越大,新闻工作者们的工作量就越大。

  当然,在众多的媒体中也有的记者靠花边新闻、空洞新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他们养尊处优,或靠打听娱星们的隐私炒作他们的私生活取媚部分读者和观众,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待遇;或靠写一些无关痛痒地表面文章维持着他们的太平生活。对这些记者而言,他们肯定不会过劳死的。

  而大部分新闻工作者都是无愧于他们头顶的那顶桂冠的。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中间,深入新闻第一线,不畏艰难困苦,不顾劳累困顿,有时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或引人感动、或引人愤怒、或引人深思、或引人怒斥的种种新闻展现在公众的面前。他们以柔弱的身躯苍劲的笔力,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让公理正义的旗帜高高飘扬。他们从生活的波澜中挖掘出感人至深的事迹,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的建立添砖加瓦;他们反映底层人民的心声和诉求,甘为他们鼓与呼,使民间的声音能够直达高层,在党和人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民心桥;他们让党和政府的政策直通百姓的心头,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他们如实反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为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付出努力。

  繁重的工作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许多记者远离八小时工作制,一旦有采访任务,他们大都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状态,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受到过劳死的威胁。因此,一方面相关单位领导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重视记者的健康问题,从体制上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能够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广大的新闻工作者们也要重视起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干好新闻工作,您说是不是?

  为了新闻事业,为了舆论监督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新闻工作者,请多珍重!(作者:欢乐一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