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真正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8:50 淄博新闻网

  ――皇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增加农民收入做起本报记者 郭本玉 通讯员 刘剑临淄区皇城镇是拥有5.8万人口的农业大镇。近年来,他们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走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增加农民收入做起的新路,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6元,列临淄区各乡镇之首。

  主打“绿色”牌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和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

现实,皇城镇党委、政府及时把握机遇,把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实施了品牌战略。先后聘请了省、市、区蔬菜专家对全镇蔬菜生产现状、环境、背景条件进行了广泛论证,经申报验收,该镇5种蔬菜(西红柿、甜椒、辣椒、茄子、西葫芦)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发的绿色食品标志,并注册为“翠竹牌”商标,建起了4.2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成为我市绿色蔬菜第一镇。

  目前,该镇普遍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用植物秸秆棉籽皮、玉米芯等沤制的有机肥为基质,就地取材,将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将地表施肥改为根系施肥,提高肥效,改良土壤。有效解决了土壤传染病害和土壤盐渍化的问题,省钱、高效、净化环境,一举多得。将大棚蔬菜满灌浇水模式改为大棚微滴灌施肥项目。通过大棚微滴灌将浇水、施肥同步进行,实现一体化操作。此外,采用熊蜂授粉、物理灭虫、生物菌肥等使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日臻成熟。绿色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使皇城蔬菜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除了遍布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念活“改良”经实施大棚改造工程。皇城镇结合新棚型和新型棚体材料的推广,统一对旧蔬菜大棚改造成钢梁结构的无立柱高温大棚。同时,对各村蔬菜大棚实现了集中连片,在全镇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发展格局。新式大棚透光好,升温快,持久耐用,蔬菜产量比老式大棚提高50%以上。

  随后,全镇进行了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建立了镇、村、户三位一体,能承载各类试验、示范、推广的网络体系。其中镇蔬菜科技试验示范园列入省“三○”工程,全镇50个村都有自己的科技示范棚区和科技示范户,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色列、法国、荷兰等国家的西红柿、西葫芦、菜椒等优良品种都在皇城进行了实验示范,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近几年来,共计进行了4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科研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最终筛选出西红柿、西葫芦、辣椒、甜椒、茄子五大菜系的优良品种。在五路村村民王昆明的蔬菜大棚里,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种的是‘碧玉’西葫芦,比起我以前种的‘早青一代’来,更耐低温、瓜条直、色泽绿,产量高出15%左右,每斤价格高三四毛钱。”目前全镇已建成了6家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科技示范园,每年引进4-5个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名、优、稀、特新品种作为储备品种,蔬菜优良品种推广率已达96%以上。2005年全镇蔬菜总产量达5.4亿公斤,销售收入突破5.6亿元。

  大发“运输”财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壮大,以蔬菜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皇城镇投资600余万元,对镇中心路进行了改建,新建、硬化进村路20条,为蔬菜运输创造了良好的道路条件。镇上出台了购买大型运输车辆的优惠政策,积极培植壮大运输物流产业。目前,该镇已拥有大型运输公司20家,大型运输车辆1400台。逐步形成运输联合实体,使运输业向规范化、企业化发展,并积极引导运输业由蔬菜运输向工业产品、煤炭、建材等物流领域发展,使之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传送带。不仅为蔬菜产供销一体化提供了保障,而且使运输业发展成为该镇蔬菜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