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学校,我是一边想念一边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38 南方日报

  “对学校,我是一边想念一边腻!”

  小妤嘉表示可以每晚陪爸爸看世界杯,现在的生活更快乐更轻松

  ■《父亲设定课程,女儿在家上小学》后续

  “尽管在家接受教育,但王妤嘉本人接受吗?她习惯父亲设定的课程吗?”“同一屋檐下的两名外国人如何看待这种大胆的教育?”“她在学校的老师又如何看待?”昨日,记者再次面对面与王洁的女儿王妤嘉、住在她家的Kristine和Ann以及她在学校的班主任徐老师进行了对话。

  对话人物:王妤嘉(记者注:采访她时,父亲王洁尽管知道此事,但还是上班去了,走之前跟孩子开玩笑道:“今天可以大倒苦水了。”)

  “去学校每天都要起早贪黑”

  记者(以下简称“记”):去年3月回家读书前,爸爸征求过你的意见吗?

  王妤嘉(以下简称“王”):说过,他问我“你想上学校还是在家里玩?”,我说“想在家里玩”。

  记:一开始在家里读书,你高兴吗?

  王:高兴。因为那是第一次,但是现在我想上学校,因为我在家里实在是太孤单了。

  记:那当时为什么不想去学校?

  王:因为每天都起早贪黑的,早上六七点就要起来,我经常闭着眼睛吃早饭,真怕吃到鼻子里去了。而且作业有很多,听写、默写、抄生字、应用题……有时做不完,这时候我就让爸爸帮我签个字,但是第二天老师会在作业本上打个“补”字。

  在家没有小朋友陪

  记:你说现在想去学校?但作业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多,一样要早起啊。

  王:可是呆在家里,小朋友很少,一个都没有!我只能和22楼的一个女孩和10楼的3个印度小孩一起玩,而且我不喜欢其中那个弟弟。

  记:那么说你愿意今后回学校上课?

  王:……对于学校,我是一边想念一边腻!在那里上课,有时40分钟过得像40小时一样,要把书立起来拿,老师一节课才讲一篇课文,但我在家一天就可以把整本书读完。而且在学校玩的时间太少了,课间才10分钟,有时做个眼保健操什么的,还要用掉5分钟。所以一直在学校我也不愿意,其实我最想的是“在学校上一天课再在家里呆一天”。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美术课”

  记:你喜欢学英语吗?

  王:挺好啊!但是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美术课,然后才是英语,再是语文,最后是数学,我一上数学课就发蒙,想睡觉。

  记:学校上的英语课和爸爸给你安排的英语课,你喜欢哪个?

  王:都有点怪怪的。学校的英语课,一篇课文要上很长时间,总是先讲课文,再跟老师读,然后背单词,我觉得没什么兴趣,读音有时也怪怪的,我喜欢听录音的方式。爸爸布置的英语教材就太难了,有些都是初中生、高中生用的。

  记:那你怎么学会的?

  王:被他逼的,有些难的词我知道读,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家里的课程“太单一”

  记:你喜欢家里安排的课程吗?

  王:不太喜欢,整天都是语、数、英,太单一了。学校的就多姿多彩一点,还有体育课、美术课、电脑课、科学课,比较有意思。

  记:照这么说,你还是喜欢学校的课程?

  王:嗯,但是自由太少了,比如我最喜欢的美术课一周一次,总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上,时间太短了,我还没画够呢,在家里我想画的时候,可以画很久。

  回校考英语没拿第一

  记:每个学期只有最后一个月到学校去,你能适应吗?

  王:第一天是高兴又紧张,因为突然见到我,我怕老师和同学会惊声尖叫。第二天就正常了,但是一上学我就有恐怖感,怕迟到。那么多人就我一个人的位置是空的,然后大家看着我一个进去……

  记:这个月正好是你回学校的时间,最近考试了吗?

  王:考了英语,得了88分。

  记:那班里考得最好的同学得了多少?

  王:应该是96、97分的样子。

  记:你英语这么好,怎么没到第一名?

  王:有点粗心,有些单词会的,但却拼错了。(这时坐在一边的王妤嘉的妈妈补充,考完之后,夫妻俩分析过试卷,发现每份测试卷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阅读填空题,王妤嘉会用其他同义词代替“标准答案”里的那个词,但这时老师会判孩子回答错误。“所以我们会在大考前,训练她一些应试的方法”王妈妈说。)

  “我比其他小朋友要自由一些”

  记:长大以后,你最想干什么?

  王:当画家或者是作家。

  记:那学英语对你还有意义吗?

  王:有,因为说中文的只有我们国家,说英语的国家却很多,我把英语学好就可以去很多国家,可以画不同国家的风景,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感觉很自由。

  记:你现在觉得快乐吗?

  王:快乐!

  记:比其他在学校的小朋友快乐?

  王:我的生活更随意一点、轻松一点、自由一点。我还可以看世界杯,我这几天晚上都和爸爸一起看,我最喜欢英格兰队,还有那个队叫贝克汉姆的球星!

  外教说

  “许多学校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对话人物:Kristine和Ann(两外国人均为外教,平日免费在王洁家吃住,不懂中文也不承担王妤嘉的教学任务。另应两人要求,本文隐去其国籍和单位)

  “学校的孩子没时间玩”

  记者(以下简称“记”):什么时候住进这个家?当时王妤嘉的英语程度如何?

  Kristine:去年12月住进来,当时她已经很好了,不仅这样,她的还能写英文故事,而且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根本不敢想的。

  记:第一次交流,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Kristine:印象很深,她很自信。据我观察,许多孩子即使能用英语交流,也不敢和我们对话,但是她一点都不害羞,一见面就给我讲她自己编的故事,很聪明,反应灵敏。

  记:你觉得她的英语说得地道吗?

  Kristine:如果分为“弱、一般、好和优秀”几个等级,那么她语言本身应该在“好”和“优秀”之间,而我觉得她的英语学习能力是完美的。现在她完全可以当小翻译了,即使在国外也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记:你觉得王妤嘉在家受教育和在学校受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Kristine:他们(在学校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他们到了幼儿园就必须服从老师,上午玩半个小时,下午玩半个小时,受到很多限制。而且周末也不例外,我曾给一个三年级孩子做家教,他的时间全被父母报的各种兴趣班占据了,那个孩子平均只有1/7的时间是自由的……所以对于玩,这里的孩子很多有疯狂的“饥渴症”,他们太想太想玩了(Kristine边说边夸张的比划)!其实,如果孩子的学习兴致不高,就应该停下来休息,否则花了时间,效果也不好。

  但是在家里接受教育也有缺陷,小孩不能融入一个集体环境中,合群的机会、怎么去应付竞争的机会少了。

  “学校以课程为中心”

  记:作为外教,你觉得中国学校的教育怎么样?

  Ann:中国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在我国是没有的,他们有纪律、懂得服从,有责任感,很早就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

  Kristine:我觉得这么小就进行教育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人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东西要填充,有个“关键期”。但是有一点,这里的许多学校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课程为中心,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很多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太多了,众口难调,即使学生听不进去,也要坐在那里听,造成“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过几天就忘了。我们有时想将玩和教学糅合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工作也有个评价体系,组长要对此进行评估,必须完成课程任务,所以有时我们在教学时也不得不以教完课为主。

  “不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不教”

  记:为什么学校以课程为中心?

  Kristine:我所亲身经历的是许多老师都会按照计划来教学,但至于学生学进去多少,并未作太多考虑。

  Ann:还有,比如我们觉得孩子该知道一些知识,有些同事就会提醒“这个不在教学大纲范围内”或者“这个对孩子来说太难了”,有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教什么好,于是就只好又按照原先设定的课程教。

  Kristine:是的,对孩子活动的限制太多了,总是说“哦!这个事情不能做”,比如这次“六一”时教孩子们跳舞,我设计了几个稍微剧烈一点的动作,结果同事就说“不,这个动作孩子做不了,达不到的”,我只好放弃,但这在我的国家,孩子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即使孩子达不到又怎么样呢?没有关系啊!这只是试一试,给他们一个机会,而老师主观上对孩子能力的预设,用自己的思维来帮孩子思考,实际上让孩子缺失了一种经历和尝试。

  班主任说

  “考试制度不改,学校课程没法变”

  对话人物:徐老师(王妤嘉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王洁认为她是一位非常有素质、开明和有思想的老师)

  “不会绝对支持,但坚决不反对!”

  记者(以下简称“记”):去年3月,王洁跟您说想把王妤嘉带回家教育时,你当时听了有什么感觉?

  徐老师(以下简称“徐”):这个孩子进来我这个班的时候就有些不一样,她是在同班的孩子进入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从幼儿园直接插班进来的,而且年龄也比班上其他同学小。但这个孩子特别会说,识字量和阅读量都很大,只是拼音、生字等规范性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全。

  嘉嘉回家上学这个事情,他也是先和我们商量过,包括校长,他的理由一是希望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二是强化孩子的英语水平,而且给出了一定的计划。从我个人观点看,这个家长肯定是为孩子好,而且我对这个家长的教育很信任,从孩子的情况就能看出,他开发早期教育的成效很好。但是我当时也提出来“孩子会不会缺乏集体生活”的问题,家长说他会有办法解决。我们学校氛围一直是比较民主的,所以我和学校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一直是:“不会绝对支持,但坚决不反对!”

  “老师不可能只关注一两个天才”

  记:王洁曾提到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一些看法。

  徐:是的,在商量孩子回家教育时,他也和我们提过。“孩子5分钟就能听懂课程”这个事情,我是这样看的,学校毕竟是一种“集体授课制”,老师只能顾及大多数孩子,不可能只关注一两个天才。

  记:那他所提及的作业存在重复的问题呢?

  徐:嗯,我这几天看过你的报道,我记得有个家长发表意见的时候谈到自己孩子的作业里还有“抄几遍课文”的要求,我觉得这个就过分了,我绝对不会这样布置作业,学校也不允许布置这样的作业。但是我同时也认为,抄生字、词组是一种积累,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要有积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适当布置这样的作业是有必要的。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写错字,肯定不行。

  在作业量上,现在也存在这个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做作业比较拖拉或不想做、不太懂做之类的现象,而有的孩子则比较快,以致一些家长也会来和我们说:“老师,你们的作业怎么布置得那么少?”所以说,判断作业量的大小,不是千篇一律地衡量,是相对地针对每个不同个体来决定的。

  总的来说,作为老师,我的教育观点也是“95分和100分没有太大差别”,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完成字词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许多老师认同王洁的做法”

  记:作为老师,您认同王洁所说的一些观点吗?您怎么看现在的教育体制?

  徐:我也是一名4岁孩子的家长,作为家长,我很同意这个爸爸的做法,许多老师也十分认同,孩子的负担确实重。但是作为老师,我只能说来到我们学校的孩子,其大部分家长是为了将来孩子有个好的发展方向,想上名校,将来考好大学,所以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要进好学校,大多数时候都是看考试成绩的,而不是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他素质。外界评价某个学校质量好,是看这个学校有多少孩子考上了名校,所以考试制度不改,学校教学的思路和课程的设置都不会有太大改变,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成绩,而且老师也有很大压力。

  记:家长王洁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徐:第一感觉是,这个家长非常执着、认真,他还将自己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写成了一本书,对我也有启发。我曾经跟他说过,只要嘉嘉在家过得开心、高兴,我就支持他。而且他这个事情,一直都没跟媒体讲,此次是记者无意得知,他说不想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压抑感。另外他还曾想对教育进行改革,但是这个阻力是相当大的。

  记:那嘉嘉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徐:非常的纯,现在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东西了,成熟得比较早,甚至有些话题还有些社会化的倾向,但是这个孩子的话题始终比较单纯和幼稚,当然这和她年龄小也有关系,所以她在学校的时候,主要是和另一个年龄也较小的孩子聊得来。

  另外,这个孩子很聪明,早期教育确实开发了她很多能力。

  记:您觉得孩子喜欢她爸爸吗?

  徐:从平时的观察、跟她的对话,以及她的作文中看,觉得他们之间的父女感情非常好,有时甚至还超过她妈妈。

  “这个孩子的成绩不能用分数来衡量”

  记:现在王妤嘉每个学期最后一个月回学校上课,她能适应吗?

  徐:这次回来的确有进步了,包括学习和行为规范上。

  记:难道以前不适应吗?

  徐:由于年龄比较小,以前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十分兴奋,不感兴趣的有时甚至会不理,上课时就自己画画去了,当然也和她年龄有关系,毕竟六七岁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记:孩子平时在校参加考试的成绩如何?

  徐:昨天考英语得了88分,今天我的语文考试得了90多分。

  记:这个成绩在班里是个什么水平?

  徐:就语文而言,她的阅读问题不大,但考试并不占优势,类似课文填空这样的题目,她因为没有参加学校学习,基础不是太牢,有些错别字。所以成绩是中等,和大多数孩子一样。

  但是这个孩子的教育是不能以分数来评价的,我觉得在家里上学,能达到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

  记:在学校她和您谈过自己究竟想在家学习还是在学校学习吗?

  徐:一般开头几天她会告诉我“很开心、很愿意来学校”,但是过了一阵,她也会和我说“有些累啊”。但是这次回来我感觉有些变化了,前几天她说“喜欢”时,像是从心底里说的。

  其实,平时她在家的时候,学校有什么春游、“六一”联欢等大型重要活动,我就会打电话叫她来参加,让她有融入集体的感觉。

  记:您觉得王洁的教育方法的成功率有多少?

  徐:作为我,我还是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教育,但他(王洁)有这个条件,教育上也有思路,嘉嘉也比较配合,总体成功率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英语方面确实走在其他孩子之前。以后上到初中、高中,一些内容,对嘉嘉来说会比较容易些,但是应试方面,还无法这么早判断。我曾对王洁说过:“你能坚持下来,我真是很佩服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张玮本版摄影何俊林苑宁

  图:

  小妤嘉最喜欢美术课,但学校的课量太少。

  上学究竟是在家里好还是学校好,小妤嘉也五味杂陈。

  满载而归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