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八闽名学府 育人百年 深田孕芳华 英才四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53 海峡网-厦门日报

  百年名校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专号2

  踵武前贤 竿头日进

  核心提示

  精英云集,于斯为盛。

  翻开厦门一中百年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响当当的名字:叶飞、方毅、卢嘉锡、陈至立、曾文冲、陈佐洱、汪毅夫、郭跃华、舒婷、陈金烈、陈宇华……而这只是一中璀璨星空中几颗夺目的星星,只是无数优秀“一中人”中的一小部分。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把眼光投向现在:一批批厦门一中学子稳步跨过高考“独木桥”,迈向成功人生路。近年来,厦门一中高考上线率达100%,有近百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学府;与此同时,一批批一中学子在国内国际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频频获奖,不断实现着厦门市中学生竞技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

  八闽名学府,育人一百年;深田孕芳华,英才遍四海。——这就是厦门一中。一届又一届学子在这片“深田沃土”茁壮成长,一批又一批人才从这里扬帆起航。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厦门一中都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地聚集并造就着人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一中,看看是什么让如此多的学子对她魂牵梦萦,孜孜以求;又是怎样的校园文化孕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独具个性的“一中人”。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由兰福彬老师指导的厦门一中高二年学生在2006年福建省生物学奥赛笔试竞赛中包揽全省前十二名,目前他们正积极备战奥赛实验考试。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林泽然在她的《无理数》首发式上为同学们签名。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董鹭华同学曾在第12届省运会跳高比赛中夺冠。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2005年10月第48届校运会上的跆拳道表演。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参加2006年3月举行的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厦门一中选手。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阵容庞大的厦门一中学生铜管乐团。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一中校友、世界冠军郭跃华把鲜花转献给班主任吴瑞意老师。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哈佛女孩”陈宇华将《千万别“管”孩子》一书捐赠给母校厦门一中。

  

八闽名学府育人百年

  ▲2003年5月20日傍晚,厦门一中生物教师曾国寿从美国载誉归来。

  “从未见过这样古朴而又崇高的阶梯,花岗岩石条铺就的粗粝台阶,就这样一级级、一步步地把我们由城市的嘈杂喧嚣引入了一个知识与精神的神圣殿堂。”这是一中高二学生赵越写的一段有关母校的文字。

  对许多“一中人”来讲,母校那长而陡的台阶已成为“不断超越,永攀高峰”的一中精神的象征,正是这种精神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一中人的成长,乃至一生。

  在厦门一中

  拒绝平庸 追求卓越

  你有多大的本领,学校就给你多大的舞台。让尖子生更“尖”,让优秀生更“优”,让特长生更“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张扬,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让每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就是厦门一中一贯秉承的办学理念。

  日本有一份报告这样描述他们国家未来的学生:自主的个性、共生的精神和领袖的气质。在一中,这样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而这一切均得益于一中为他们创设的良好发展平台。2003届高三学生叶昀莹曾荣获“第5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集体项目三等奖”,并被授予“福建省小科学家”、“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许多名校早早就向他做出了保送的承诺。但他毅然选择了高考,最终以高出清华大学在闽最低分数线近70分的优势考取该校生物科学专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一中人的魄力。

  “作为一中学生,要有世界眼光。”一中老师经常这样勉励学生。他们鼓励学生盯住国内一流名校、瞄准世界名校,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在第31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一中学生洪毅颖勇夺金牌,这是厦门市中学生参加国际奥赛首次获奖。在接受采访时,这名颇有主见的女生毫不掩饰地对记者说,“我想成为化学家,得诺贝尔奖!”有人因此说“一中学生真狂”。但一中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微笑着鼓励洪毅颖,“只要你坚持,梦想就会成真。”——这,就是一中人的眼界。

  当然,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厦门一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他们针对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有计划地开展指导,采取走班制、套餐制、学分制等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根据适度超前,全面开发的原则,学校创办了省级生物与环境教育基地、省级电脑机器人工作室和创造发明基地,将创造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厦门一中,有个特殊的名词,叫“飞行训练”。当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时,学校不仅派出经验丰富的老师全程指导,还积极借助厦大、福师大等高校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水平。为了使参赛学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学校甚至不惜代价,把学生“空运”到上海、北京等地,请北大、清华的教授,请相关领域里最著名的专家进行专门指导。学校认为,送学生和老师出去走走看看,是为了发展而教育,这些钱该花,值得!

  在厦门一中

  笑对逆境 永不言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众所周知,高考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但在一中这所百年学府,你总能感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那就是学子们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直面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力量如同空气一般,浸润着每一位一中学子。

  2003年厦门市高考文科状元田思露原来学的是理科,高考时只上了本科线,这与她的理想有很大差距。老师帮助她对自己做了全面的分析,鼓励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复读一年,改读文科。在短短一年里能赶上其他同学吗?大家替她捏了一把汗,但田思露最终创造了奇迹。2004届高三学生陈林,在高考前夕突发疾病,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她病情加重,一周之内几度住院,成绩直线下降。老师鼓励她不要放弃高考,还每天到病房为她进行辅导,她回校后加倍努力,最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来自同安的高三学生陈节约从小酷爱数学,甚至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但因家境较困难有许多后顾之忧。进入一中后,学校为他提供了优厚的奖学金,想尽各种办法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高中阶段,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段前三名,并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曾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今年被保送清华大学。

  曾孕育过世界跳高名将倪志钦、郑达真的厦门一中近年来又培养了一批批跳高新秀,董鹭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跳高小将完全是一中自己培养的非专业运动员。在2002年第十二届省运会上,许多人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还是中学生的董鹭华随身携带着课本,利用比赛间隙抓紧复习。这一幕深深感染了在场的记者,也感动了时任副省长潘心诚,他亲自为这位来自厦门一中的冠军颁奖,在这届省运会上,董鹭华获得男子丙组跳高金牌。2005年他又以2.03米的优异成绩获得省少年田径冠军赛男子组跳高冠军,以绝对优势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现在,品学兼优的董鹭华就读于厦门大学政法学院。

  在厦门一中

  缤纷舞台 成就梦想

  考试不是“第一”,劳动可以是“第一”,体育可以是“第一”,文艺可以是“第一”……只要用心努力,在一中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一中校长如是说。

  厦门一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要求老师最大限度地了解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即便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一中的学生也不是死读书,在学习之余,他们总是积极广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表演等来激发同学的潜能和兴趣,并选拔出一些有特长的同学组成合唱队、舞蹈队、铜管乐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机器人组等。

  今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系的于子添,上个月刚接过“厦门市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高中组冠军”的奖杯,这是他第二次获此殊荣。这位活泼大方的男生告诉记者,小时候因为爱好去学羽毛球,后来其他伙伴都陆续放弃了,只有在一中就读的他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一中,体育运动的氛围很浓。

  2002届高三学生江腾舟平时学习成绩虽不拔尖,但他兴趣广泛,是校铜管乐队指挥,对创造发明有特殊的爱好。他发明的“一种沙漠绿化的新方案——可收集降水的植物栽培容器”,荣获“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这是国内中学生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中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现在,他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是校学生会主要干部。

  任勇校长把学生的课余爱好称为“人生发展的基石”,他认为,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偏废。因此在一中,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异彩纷呈;文学社、足球社、跆拳道社活力四射;记者站、广播站、学生电视台百花齐放;各类讲座、选修课程多姿多彩……前年,当时年仅14岁的高一女生林泽然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无理数》。厦门一中特意为她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并召开素质教育研讨会。如今,高一谢洁心同学有关动漫的新作也即将付梓……一批批文坛新苗正用他们手中的笔续写着文园艺苑的辉煌。

  因为听说有些厦门孩子到大学后游泳考试不能过关,老师们深感担忧,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游泳课,便有了一中新校区高标准的游泳池;为了让同学们有更佳的形象气质,学校特设了形体课、武术课、体操课;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学校硬是在紧张的用地中“挤”出了一个标准的运动跑道。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说动了不少脑筋。

  在厦门一中

  学生的事 学生做主

  “我们的学生会主席是我们自己直选产生的。”一中学生对此都深感自豪,他们认为这是一中民主精神的体现。

  充分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这就是一中教育的独特魅力。2003年3月,校园网的BBS上一则“全校学生投票选举学生会干部”的建议成了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这条由几位高一学生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学校的认可,并由学生会通过。于是,由学校、老师指定学生干部的“惯例”被彻底打破了,每位学生都可以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学生干部,学校电视台现场直播唱票过程。这种做法在厦门乃至福建都属首次。

  这次选举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舞台,经过激烈竞争,新一届学生会产生了,名不见经传的高一学生周载南、方凡佳脱颖而出,高票当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会由学生自主决策,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就连学校的歌手比赛,也是由学生们独立进行包括拉赞助、筹备演出等所有组织工作。而周载南——厦门一中首位直选学生会主席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组织能力等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曾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福建省第二名),在2006年厦门马拉松啦啦操比赛中还勇夺“最佳口才奖”。今年,他不但被厦门一中党总支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还保送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无独有偶,两年前的厦门一中校学生会主席陈宇哲同学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周载南满怀深情地说:“三年前,我是一颗不起眼的种子,幸运地被播入这片‘深田沃土’,经过三年的耕耘和灌溉,最终萌发成长。其实,不只是我,每一颗种子在这里都能发芽成长。一中是每一位同学发展成才的沃土!”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赵琳 王菲菲 通讯员 黄伟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姚凡 通讯员 谢宏毅

  链接:

  [校长眼中的一中]名校的历史使命

  一中科技英才榜

  [记者手记]一所像大学的中学

  学子眼中的一中:

  这里是一个大舞台

  我用"人性化"形容校园

  自负自卑者请走开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