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法三湘行: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48 红网

  编者按:5月22日开始,湖南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政法三湘行”新闻采访团,历时11天,深入长沙、衡阳、株洲、郴州、娄底、湘西自治州等市州和省直政法各部门进行集中采访,宣传“十五”期间湖南政法综治工作以及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取得的成就和新发展,宣传全省政法机关和综治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

  红网从6月11日起陆续推出《政法三湘行》系列报道,今天推出《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侧记》——

  

  有这么一个法院,司法关怀,人文体现。

  有这么一个法院,它们的法官情系百姓,司法为民。

  有这么一个法院,当依靠法律无法解决人民群众的诉难时,法官们用心、用爱在人民法院和普通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在这里,一系列以人为本的便民利民措施得到实行:

  ——各类涉及弱势群体的民商事案件,实行优先处理机制,即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和优先执行;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为特困企业、破产企业和伤残、孤寡、低保人员等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

  ——结合审判实际,积极开展诉讼前指导工作,降低当事人诉讼风险;

  ——实行“判后诠释”制度,努力让当事人明白裁判的法理依据,加强了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理解。

  2003年来,株洲中院法院工作报告每年均获全票通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率逐年上升,全体法官立足审判,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法官心系群众,群众拥戴法官。

  在这里,法官和当事人演绎着一个个真情故事。

  责任

  立案工作是审判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化解矛盾,准确立案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第一印象的好坏。为了擦亮法院为民服务的这扇“窗口”,株洲中院立案庭的法官们不断地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成为来访群众的“贴心人”。

  2005年的一天,12名退休老职工情绪激动的来到中院立案大厅,说要打官司并声称法院不帮解决就到市委、市政府上访。立案庭的法官们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热情地让座,倒茶,轻声细语的了解情况,通过攀谈,法官们知道了这些老职工是要状告某安装设备公司没有按政策规定足额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要求法院判该企业补办补足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赔偿少发的养老保险。

  但根据有关规定,企业为职工所缴纳的养老金都是由社保部门核定的,现在劳动者认为企业少缴纳了养老金,这责任由谁承担,法律没有规定,由于此类案件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具有普遍性,法院确实无法解决。针对该案的特殊性,考虑到案件涉及面广,敏感性强,处理不稳妥极易造成负面影响,法官们明白法院不能简单的不予立案而把当事人拒之门外,针对当事人对法律不甚理解甚至盲目的心理,法官决定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听证,并邀请市社会保险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

  听证会上,市社会保险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会人员就该企业的交纳养老金的情况和当时的政策进行了说明、解释。合议庭成员结合该案的具体事实、证据,认真地、耐心地、全面地向当事人讲解了法律政策规定,把当事人的认识引到法律政策规定的原则上来,使他们对现行的养老金保险政策和程序有全面了解,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当事人当场表示十分满意,一位老职工说:“是你们的工作使我们明白了情况,我们再也不找法院了”,矛盾化解于无形,一起可能导致群体上访的案件得到平息。

  来时气愤不已,去时满意而归,立案庭的法官们怀抱服务,真心诚意,接待着一批批这样来法院“告状”的当事人,无论是法院管辖的事还是法院管辖外的事,为了不辜负老百姓赋予法官的权力,为了法官肩负的社会责任,法官们选择用一片赤诚之心书写着人民满意。

  关爱

  

  一双颤巍巍而瘦骨伶仃的手紧握着株洲中院谈敬纯院长的手,满脸满眼的泪水,嘴里不断的咕噜着“谢谢、谢谢,谈院长您真是好人啊”……随行陪伴的法官已记不清这是陪谈院长第几次来到当事人成某的家了。

  伴随着1991年那天汽车巨大的刹车声,成某开始了心碎的伤痛。那是一个下雨的下午,成某之女在放学后回家途中被易某驾驶的大货车撞倒,经医院治疗第二天即在其父要求下出院上学。其后成女儿逐渐发生精神病变,以致在1992年10月停学求医,成某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司机赔偿,经司法鉴定,结论却为“抑郁性精神病与车祸无关”,于是在法院调解下,易某一次性补偿成某4000元了结此案。但随后成的女儿病情不断恶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成某夫妇也由此离婚,由成某自己独身照顾女儿。

  此时,成某认为当初的调解结案太不公平,提出申诉,要求重新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对案件再审。由于间隔时间较长,许多原始的病历根本不复存在,受害人也成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精神病人,重新鉴定已无可能,法院无法重新立案,两级法院三次进行复查均驳回。为了医治女儿,成某除了拿着退休工资,不得不以捡破烂赚钱维持巨额医药费的开支。

  面对着面容憔悴,神经都有些紊乱的母亲和只知道吃喝,整天酣睡在床的女儿,承办法官们深感自身的无奈。谈敬纯院长了解情况后,多次到成某家解释法院不能受案的缘由,同时指示承办法官找其所属单位和市民政局,将她列为困难户进行补助。隔三差五,逢年过节谈院长还亲往成某家看望慰问,所以出现了开头那感人的一幕。

  其实能感受到株洲中院法官们有情有义一面的何止成某一人,从2003年起中院法官们自发捐助扶助贫困对象就有50人次,金额达6万余元。

  救助

  

  这又是一个令法官难以释怀的故事,1958年前后,为解决醴陵、攸县两个县的灌溉和水力发电问题,两个县派工修建了湖南省酒埠江水库。朱某系酒埠江水库的早期建设者,劳动时受伤,相关部门依当时的政策对朱因公受伤一事作出了适当处理。

  1979年后,朱某以其工伤待遇未落实为由多次要求酒埠江水电站及其他有关部门处理。考虑到其年老身残,生活存在困难,酒埠江水电站给予其相应的补助。但朱某仍不服处理,继续到有关部门上访并多次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于本案中朱某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一部分没有证据支持,一部分超过了诉讼时效,一部分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两级法院经过审理,均认为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然而,面对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开庭时憔悴、苍老的面容,法官们换位思考,扪心自问,假如他是自己的亲人我会怎么处理?老人一生没有儿女,孤身一人,现与一远房侄儿生活,如何让八十高龄的老人安度余生,法律对弱势群体无力的救助牵动着办案法官的心。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承办法官把案件向院审委会进行了汇报,引起了委员们的高度重视,都认为依法办案的原则不能违反,但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当事人得到最大限度的救助,减轻朱某的诉讼负担,决定按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将本案一、二审的案件受理费全部免交,同时,向相关部门发司法建议,建议相关单位根据朱清江的特殊困难和实际情况再给予相应的救助,经法官们多次协调,酒埠江水电站和醴陵市民政局、醴陵市泗汾镇政府均答应每年给予朱某一定生活补助。

  在2005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当听到中院民一庭法官告诉的处理结果,拿着法官们送上的慰问金时,老人笑了,笑容中充满了对自己安详晚年生活的憧憬,老人也哭了,泪水中包含着对法院和法官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情结

  

  始终把群众的利益装在心中,用法官的艰辛和努力支撑起当事人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法官的信赖,株洲中院执行局的法官全心全意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有这么一起因故意杀人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是被执行人的岳父,被执行人因故杀妻,仅留下了一个年仅三岁的男孩。家里出了女儿被女婿杀害这种事,老两口心里压力很重,一度整日以泪洗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本身十分困难,痛失爱女后还要抚养三岁的外孙,家庭环境更是雪上加霜,而被执行人也家中一贫如洗,没有任何可供执行财产,虽经执行人员多方调查,多次执行,案件也无法完全执行完结。

  目睹了执行经过,申请执行人提出他们老俩口虽然理解案子确实执行不了了,同意终止执行,但是家里确实困难,自己年岁也大了,实在是没有能力抚养年幼的外孙,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希望法院能够出面,帮助处理小孩收养的问题。面对这份“分外”的请求,法官们没有推诿,一面耐心做着当事人的工作,一面与民政局等相关单位积极联系小孩收养事宜,几经反复,终于寻找到一位领养人,办好了手续,使案件得以顺利完结,解了老两口的后顾之忧。当送申请人出门时,看着小孩懂事的挥动着幼稚的小手说“by-by”,法官们笑了。

  法官心系百姓的疾苦,人民必然也怀揣拳拳回馈之心。

  执行局的一位法官还有过这样一件事被传为美谈,该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对一房屋赔偿执行案件进行调解,经过一上午的做工作双方分歧仍然很大,无法调和,于是法官让双方当事人回家考虑考虑改日再谈。时近正午,倾盆大雨,当这名法官下班时突然发现申请执行方的六位当事人因没有带伞无法出去坐车而在办公楼里躲雨,该名法官当即叫了法院的一部车分头送他们回家。

  谁知下午一上班,这六位当事人就打来电话,同意按被执行人提出的条件和解,促使案件尽快完结。其中一位当事人深情的说:“从送我们回家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株洲中院的法官心中实实在在装着我们老百姓,我们又何必为了一点小利去为难法官呢”。

  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之处显关怀,每一名当事人的困难就这样时时刻刻揪着株洲中院法官们的心。

  用一颗充满温暖的爱心让每一个困难当事人不再无助,确保“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在株洲中院,法官们就是用这片挚爱、这份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稿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