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工新村"吸引外来人员 设施简单民工觉得实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3:5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6月15日电(柴燕菲)浙江南浔有一个三桥村,村里一所闲置的小学经改造后,被人们称为“民工新村”。 附近许多民工都要求来住,最多时有一百多人。房子不够了,有的民工宁可铺张席子睡在地上,也不愿意到“村”外去。是什么吸引了这些人呢,为此记者特地走访了三桥村。

  三桥村是南浔区旧馆镇的一个小村,全村有六十家私营企业,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

者。这些外来人员分散租住在当地村民家中,由于生活习惯、语言等的差异,之前与村民之间很容易发生摩擦。

  2003年底,旧馆镇派出所和三桥村村民委员会将村里一所闲置的小学改造成“民工新村”,并选出一位“村长”,以期通过民工自治达到方便治安管理和服务民工生活的“双赢”。

  走过一座古老的小桥,便到了“民工新村”。“村长”陈家斌带领记者参观了“村民楼”。原来几间教室被隔成一间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每个房间都有一张“民工新村登记卡”,上面清清楚楚地填写着房间号码和入住时间。楼下还有一间完整的教室,教室中间整齐地排列着十来张桌椅,墙角边有一台电视机。这里是“村民”们的文民学校兼文化活动室,派出所、政镇府定期派人上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交通法规等常识课。

  “村”里的生活设施比较简单,但民工觉得实惠。三桥村治保主任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出租的大多是旧房子,没水没电,一间房子一个月要交六十多元钱,而在“民工新村”租间房,连水电费在内一个月才四十元钱。

  更吸引民工的还是“村”里的氛围。陈家斌告诉记者:“民工们住在一起,交心谈心、随意自在,这是其他地方的民工很难得到的。”他说,新村建好后,附近许多民工都要求来住,最多时有一百多人。房子不够了,有的民工宁可铺张席子睡在地上,也不愿意到“村”外去。安徽籍民工饶国忠一家五口是“村”里的老住户。饶国忠告诉记者:“这里住习惯了,我们觉得就和老 家一样亲切。”

  民工的自治管理,是“民工新村”的一大特色。“村”里对入住民工一个不漏地登记、办证——“民工新村”方便了民工的生活,也减轻了治安管理的压力。以前,三桥村涉及外来人口的矛盾纠纷突出,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治安管理难度很大。“民工新村”建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

  看来,建“民工新村”是比较有效的民工管理方法。陪同采访的南浔公安分局吴永星副局长告诉记者,类似的“民工新村”现在南浔共有三十多个,“民工新村”只是外来务工人员自治管理的一个模式,要管理好民工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关键就在于不断探索,我们还打算以“民工之家”、“民工协会”等方式让更多民工进行自治。

  据悉,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已达到一千两百九十一万,其中外省籍的1078万。记者看来,建“民工新村”不失为让外来人员都“安家乐业”的好方法。(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