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忠诚铭于心正气诸于行--追记濠江区政协常委姚光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5:10 大华网

  □本报记者苏伟钿、李岱娜通讯员肖永安

  2006年1月16日,晌午,濠江区广澳居委办公室,一个50多岁的汉子,正在听基层群众反映情况。忽然,他感到浑身潮热,冷汗淋漓,汗珠如豆大般在额头沁出,他左手急忙从身上摸出一小瓶救心丹,右手颤颤抖抖拿起水杯……“老姚,你怎么啦?”工作队队员蔡荣兴发现旁边的姚光裕声音微弱,面色惨白,急忙关照着问。“我不行了,忍不住了。”话没

说完,姚光裕整个人瘫倒在地上……刹那间,工作队队长林松秋、队员蔡荣兴等急忙搀扶起老姚,大声嚷:“请让一让……”此时,大家自觉退后,让开一条路,办公室顿时一片寂静。

  居委卫生室,姚光裕躺着打点滴输液;

  达濠华侨医院,姚光裕被推进病房;市中心医院,姚光裕接受治疗;濠江家中,姚光裕心脏病再度发作。2006年3月4日上午7时,姚光裕心肌梗塞,56岁的他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同事和亲人。“我是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没二话,到哪里就要在那里发光发热。”

  参加工作39年的姚光裕,先后调任14个单位,并两次被派驻基层建设工作队。面对接二连三的工作岗位转换,姚光裕毫无怨言。2003年,他服从组织安排调任区政协专职委员,这在外人的眼里是个“退居二线”的闲职,他只是笑了笑,又满腔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确实,政协不像党政部门有硬任务、硬指标,工作相对具有较大的弹性。但姚光裕却每天上班比谁都早,打扫卫生,灌开水,办公室大大小小的事都自己动手。

  每一年筹备例会是政协机关最繁忙的时候,领导考虑到姚光裕的身体原因,为他减轻工作安排,但每次他都不“领情”,反而提出要负责大会期间的会议简报编辑工作。白天从布置会场到领导、委员的到会情况,一一经手从不怠慢;夜里加班编辑简报,晚饭也吃不上准点。从初稿审核到定稿后校对、装订,深夜二、三点,同事们经常看到老姚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第二天,当委员们拿起简报阅读时,姚光裕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双脚却因痛风浮肿连鞋都穿不下。

  在2004年的关于渔港建设的专题调研中,姚光裕亲自带领调研组,深入到全区各个渔队和有关单位,下海上船与渔工促膝交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年过半百,出外就骑着摩托车下基层;痛风发作脚肿,在家就靠轮椅活动坚持工作,夜里挑灯伏案,亲自起草调研报告,视察材料和提案……姚光裕撰写的每一份调研报告,数据精确,分析到位,切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政协的同事暗地里佩服着老姚这股“认真劲”。三年来,姚光裕共参与政协专题调研5次,开展专题视察20场次,向党政部门提建议意见24条,撰写提案6件,在参政议政上发光发热。“现在是政协准备例会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工作,已经对不起大家了,我不能再拖后腿了。”

  临终前一天,姚光裕病情第二次恶化,区政协领导安排其入院抢救时,脸色苍白的他仍不安地说:“现在是政协准备例会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工作,已经对不起大家了,我不能再拖后腿了。”说完,强打着精神,挥着手让同事回去。“姚常委是劳累过度,他对工作太投入了。”达濠华侨医院王海燕医生,回忆起老领导时神情黯然,不无惋惜。早在1997年至1998年,兼任区卫生局副局长、华侨医院常务副院长主抓全面工作的姚光裕心脏就有问题。王海燕当时是保健医生,给老姚一量血压,吓一跳,舒张压120,收缩压200以上,且心肌缺血,左心房肥大,建议他每天休半天。“那不行,医院有很多事情要做。”

  实在不放心,王海燕每天下班后到姚光裕家里给他打点滴,十多天时间,她耳闻目睹姚院长工作状态:白天工作,作风深入的他经常到急诊、门诊了解情况;晚上回家,一边打吊针,一边还接电话,听汇报,所以,对医生“最好是晚上10点钟休息”的建议,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姚光裕病情发作时,带着救护车到广澳抢救的罗友良副院长痛惜:长期精神紧张,高血压引起心肌老损,冠状动脉硬化,按医嘱,心肌梗塞至少休息三个月,老姚太劳累了,以致引起心律失常、猝死。“工作热情高,事业心强”,是罗副院长对他的评价:调到医院主抓全面工作,外行领导内行,他虚心学习,上下沟通,尽快进入角色;敢碰硬,对患者投诉的私收费问题,他马上派人去查,严肃处理违规违纪的现象并及时设立导医岗,完善管理制度。

  获悉老院长去世,医院原来许多同事无不悲恸万分,他们自发参加遗体告别仪式,送花圈,以表达对心中敬重的老领导的哀思。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当年,与姚光裕一同任命调到区卫生局任职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老姚当时分管防疫保健。他工作雷厉风行,碰到有什么疫情预防,更是说干就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他与下属同志打成一片,查漏补缺,工作到位。由于他尽职尽责,区疫苗接种率达95%,各种传染病、多发病得到有效控制,这与防疫措施到位,监督得力有关。“现在工作队需要我,等退休后,我一定好好陪陪你。”

  老姚既是一位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的好干部,又是一位乐观开朗、待人热情的好同事。这位资深干部,如果不是因为他突然去世,昔日以为十分熟悉他工作情况的领导、同事,这时才真正了解他真实的生活状况。区政协办公室主任蔡礼和如是说。

  作为一名科级干部,当过几个部门主要领导的老同志,至今家里住的却是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装修也十分简陋。家里上有年近九旬的丈母娘需要赡养,下有毕业几年在家待业的小女儿,这些困难,姚光裕一直没有向组织开过口,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住院期间,老姚总叮嘱我,不能向领导提要求,不能增加单位的负担。”妻子谢馥芳在接受采访时掩不住内心的思念和悲痛,泪流满面,还念叨着老姚生前的承诺:“现在工作队需要我,等退休后,我一定好好陪陪你。”大女儿姚昭璇在区残联工作好几年,迄今仍是企业编制。“父亲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替女儿安排好工作,我们不怨他。”回想起平常的淳淳教诲和百般疼爱,女儿更加怀念慈爱的父亲。“老姚,人好。”得知平常进进出出、为人随和的姚光裕去世,宿舍区门房伯老泪纵横,“我们好想他。”

  忠诚铭于心,正气诸于行。濠江区常委、组织部部长彭建平说:“对比那些想自己太多,想群众太少的‘党员’,老姚的平凡显得崇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像姚光裕这样的党员。”

  (责任编辑:蔡英、郑宇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