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一个怎样的“毛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7:04 国际在线

  作者:谢涛

  唱《儿童团之歌》、握红缨枪站岗、开批判大会、背《毛主席语录》、学“老三篇”、帖红色标语……这一切仿佛让你置身早已消失多年的“毛时代”。这并非梦境,也不是电影蒙太奇,而是郑州市二七区某学校的现实场景。据该校校长说,这是该校实行“红色教育”的一系列特色教学内容。

  看到这些久违了的“历史符号”在现实中活生生演绎,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许都会有一种怀旧的冲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执着、激情、落寞、迷惘、痛苦,伴随着起伏不定的大时代,他们将五味人生一一尝遍。然而,冲动过后终究要回归理性。“毛时代”留给我们的是怎样一份遗产?这个问题太宏大,它涉及到对整个意识形态体系的评判和继承,一时半会自然是无法说得清楚的。但是,关于这个模式的若干精华和糟粕,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还是应当有个基本判断的,同时,这样的基本判断也应当成为一种社会常识。

  历史告诉我们,“毛时代”给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带来的最宝贵资源莫过于其永不过时的道德标尺。追求平等,大公无私,勇于奉献,这些价值观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直至如今仍是中华民族精神激荡不已的内在动力。现在,我国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法制不全导致的社会不平、道德失序现象越来越严重,弱势群体和利益群体之间的“断裂”不仅在经济上越拉越大,在思想上也越拉越大。对比之下,民间自然而然便产生了一个相对庞大的“怀旧”群体(主要以弱势的下岗工人、贫困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他们渴望“毛时代”的公平、火热、奉献,在看不到希望,得不到诉求的时候,“毛时代”成了他们心中的“迦南地”。历史同样告诉我们,“毛时代”留给我们还有另外一番镜像:政治挂帅、以言论罪、血统优劣、高喊口号、无情批斗、僵化制,等等。那时,青年们的热血和激情被泛化的意识形态肆无忌惮地利用,革命的机器被无所约束的权力开得横冲直撞。相信任何一个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把这段历史当成辉煌和骄傲,相反,他们还会在心底默默祈祷:愿“毛时代”永远不会再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表明,革命的激情早已远去,和平与发展、民主与法制才是时代主题,因此,我们所要构建的主流价值一定要与时俱进,符合这个主题。

  《儿童团之歌》、红缨枪、批判大会、《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红色标语等等,只是对革命情景的一种简单复制而已。即便该校长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希望从这段历史中挖掘出那些永恒的道德价值,并以此来教育学生,但采用这样的形式难免也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造成不良影响,误导他们对世界和历史的看法,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批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人,而不是一批“敢闯敢做”的“革命小将”。 (作者就职于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审稿:刘恩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