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知识”,何以成了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20:00 光明网
方晋元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激动人心的广告词几年前曾随着央视公益广告的热播,走进了神州的千家万户。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当许多来自西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全家含辛茹苦的艰难支撑下,终于走完了四年的大学之路拥有了象征“知识”的大学文凭之后,自己和家人的境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在高额学债的重压下,使家庭的生存境况愈益贫困与悲凉。(《毕业仍陷学债泥潭,就业犹如镜花水月》,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

  那么,“知识”这面曾经是那样振奋人心的旗帜,何以转而成了现实生活中一口坑人的陷阱了呢?细细想来,重视知识的价值与力量诚然没有错,只是当我们高擎“知识改变命运”的旗帜时,却忘了其实这一命题的成立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第一,你所拥有的必须是真正鲜活的有力量的知识,而不是那种过时的变味的掺水的知识甚至伪知识;第二,知识对命运的反哺,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市场这一环节。当市场无情地按照自己的特性进行选择与接纳时,知识有时往往会成为被动与无奈的他者。遗憾的是,对此,来自西部的孩子及其贫困家庭却一无所知。在扩招的紧锣密鼓中这些孩子走进了大学之门,扩招使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自身质量弱化,而许多地方院校本来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就差,扩招后的教学质量便更加难以保证。在这双重影响下,这些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美好憧憬的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便成了那些热衷于教育产业化并以此敛财的人士所忽悠的牺牲品。

  看着花费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纯收入才培养出一个的大学生,却因找不到工作,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的境况,很难有人能做到坦然。在扼腕与怅然的同时,我们的社会是否更应该反省?首先,崇尚知识固然不错,但是知识并非只有上全日制大学才能获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社会该为各行各业土状元的脱颖而出,为通过非全日制大学教育自学成才,提供哪些条件,创造哪些氛围?“万般皆下品,唯上大学高。”这一狭隘的知识观与人才观,不仅正窒息着我们全社会的成才视野,无疑也正成为上述农村贫困家庭遁入命运误区的一个重要杀手。其次,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比起那些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家庭的孩子来说,从起点上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何防止这种不平等构成对前者合法权益的侵害,真正体现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政府部门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再次,当我们的社会与媒体高擎“知识改变命运”的大旗时,请别忘了提醒公众:知识未必一定能一本万利的。如果我们在高擎“知识改变命运”大旗的同时,不能告诫相对封闭且缺乏市场经验的农村贫困家庭,在其投资高等教育时可能遇到的高风险的话,那么弄不好我们的善意反倒成全了某些人士对后者进行忽悠的敛财梦。这是一种悲哀,也是现实的悖论向我们发出的警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