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耸立大别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03:52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
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打富济贫谋生路,烈士鲜血染杜鹃。 每每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犹如又打开那一卷卷恢弘、悲壮的革命史诗,让人想起那慷慨激昂、浴血呐喊的战争岁月,想起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那片红色沃土,想起红四方面军主力红25军发源的故里——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 位于皖西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早在1924年境内就建立了党组织,震惊江淮的“立夏节起义”烈火,就是在金寨丁埠镇燃起的。此地距黄麻起义地只有一岭之隔。1931年10月25日,红25军在金寨县麻埠镇正式组建,红旗飘飘。首任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红25军的建立,是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是中共领导鄂豫皖根据地人民进行四年革命战争的胜利成果。从此,红25军在红四方面军的编成内,在红四方面军总部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投入激烈的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越平汉铁路西去,开始了长征。而红25军在完成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任务后,继续留在大别山区,在极其艰苦残酷的环境下,坚持一年多的武装斗争。面对敌军第五次“围剿”的严峻形势,红25军采取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方针,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在鄂豫皖省委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离开了坚持三年多血与火斗争的金寨故里,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红25军在金寨从组建到撤出,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人们的思索和激励却是久远的:一是矢志不渝的斗争信念。每名红军战士都怀着“要翻身、当红军”、“铁心跟党走,彻底闹革命”的强烈愿望。面对血雨腥风,“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红旗不倒”,“斗争定能胜利”。二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天当房,地当床,野菜谷糠当干粮”,是红军战士的基本生活条件。但穷苦出身的红军战士们,个个都是钢铁汉,流血流汗不流泪,他们深知,正是为了挖掘祖祖辈辈的苦根,跳出苦海,才需面对和承受眼前斗争的艰苦。三是百折不挠的战斗风貌。红25军最兴旺时曾达到13000多人,而经过浴血奋战,被迫撤出大别山时只剩2980人。敌强我弱,处于劣势,部队经常被打散,与上级失去联系,面对弹尽粮绝的险境,官兵仍处变不惊,威武不屈。第5次反“围剿”斗争中,一次红25军被敌优势兵力分割,军长吴焕先率部转移到了鄂东北。撤到皖西北的后续部队则由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继续坚持斗争,又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树起了红28军新的一面战旗,真是打不垮、拖不烂、拧不弯。四是身先士卒的带兵风范。红25军干部的基本带兵方式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培育部队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红军初建时期,部队火力很差,农民战士普遍缺乏战斗经验。指挥员从团长、师长直至军长,都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亲自带领战士冲杀。徐海东军长曾经先后9次负伤。有一次,他在火线上被敌人子弹从左眼底打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5天后才苏醒。伤势刚好转旋及投入战斗。 金寨,这方老区的人民,呵护着红军的队伍。金寨,这片温馨的热土,哺育了红色的政权。战争年代,先后从这里走出了11支红军部队,是全国组建红军最多的县份之一。枪林弹雨锤炼了大批战斗骨干,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59位将军系金寨籍的红军战士,其中,有上将1名,中将8名。 风展红旗如画,峥嵘岁月如歌。老一辈金寨人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留给后人无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投身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