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教育造星运动与重奖依赖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16:11 正义网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政府日前出台奖教奖学方案,对在高考、中考及小学毕业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重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横沥中学就读并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将获得50万元重奖。(《信息时报》6月16日)

  如此重奖成绩优异考生应当缓行,原因有三:一是程序不合法,二是用造星式手段来搞教育。三是患有重奖依赖症。

  政府出资数十万元用来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其合法依据是什么?我们的法律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诚然,法无禁止即自由,但这只是相对于私权而言,而对于公权,恰恰相反,法律没有规定允许的,就应该不能越雷池一步,公权只能在法律授权的规则下活动,否则公权就会泛滥。这笔钱既不是教育经费里早就预算好了的,也并非社会慷慨人士解囊相助,那么这笔钱唯一的来源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干些纳税人并没有认可的事,拿纳税人的钱来为优秀考生“锦上添花”,这行吗?国外虽然也有巨额奖学金,比如荷兰著名商学院——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就专门给中国学生设立了34000欧元的奖学金,但要知道,这并非政府行为。在法制社会,政府政策如此随意,如此没有约束,如此这般下去,在重奖的名义下,500万、5000万甚至5亿的国有资产流到私人的口袋,也并非杞人忧天。

  政府重视教育、爱惜人才,这很好。但这重视的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都能普及到每个孩子、基础教育设施都能到位的前提下,政府才能兼顾选优教育。50万重奖优秀到底重视的是什么教育?显然是选优教育和应试教育。政府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大张旗鼓地搞教育造星运动,通过人为为地将几位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塑造为“高考明星”,从而激起大家对教育的关注,这样的做法或许有一定的成效,但这成效也必然是短期的,是不会长久的,更不能带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立国之本,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太浮躁,需要要静下心来把教育的基础抓牢、搞好,50万人民币可以让多少辍学儿童重新回到校园,又能让多少贫困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如果将这50万从“造星”回归到“扶贫”“助弱”,不是更能体现政府重视教育的理念吗?

  造星运动和重奖依赖症是一对孪生儿,重奖依赖症的本质是思维简单化,过分看重金钱的作用,甚至是奉金钱万能为圭臬。以为重奖是万能钥匙,什么事情只要用重奖一刺激,那就能达到良好效果,如此下去,形成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干什么事情,都会拿金钱开道,除了重奖,想不出什么科学和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横沥镇政府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患了重奖依赖症,是把教育问题简化成了金钱问题了。这样做的结果其实也是一种形式上的“惰症”。

  总之,政府更应该关注的是基础教育,是贫困学生,即便要给优秀考生以奖励,也应该是适可而止的奖励,过多过滥的奖励,并不有利于学子们心理的成长。

作者:欧木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