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阳光女孩”成长历程反思素质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18:00 光明网
刘纯银

  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北大女生刘默涵自创“默涵助学金”,帮助几十位贫穷孩子上学的故事,通过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的报道广为人知。一个自小因贫穷和受人歧视而对人世心存怨怼的少年,是怎样变成了充满自强和爱心的“阳光女孩”的,成了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6月11日《新华网》)

  从新华社记者的深入采访中,我会读到其中的一些奥秘。一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塑造

刘默涵顽强自立精神和与人友好的心态。虽然刘默涵的母亲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正如刘默涵的高中班主任安云超所说,但她的教育理念却十分先进。面对艰难坎坷的命运,默涵的母亲没有怨天尤人,依旧对周围的人与事保持善良与平和的心态。尽管在风雨飘摇的艰苦岁月中,一些亲戚的冷漠和躲避曾让小默涵很不平。母亲却总和颜悦色地对她说:“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他们不是不爱你,而是暂时也有困难。”由于她母亲长期给默涵灌输宽容、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用善意理解别人的观念,使刘默涵特别懂得感恩,她记得每个帮助过她的人。直到今天,她对母校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二是作为一位老师要明白“做人比分数更重要”。也许谁都没有想到,刘默涵曾经是一个被中学开除的“坏学生”。刘默涵12岁那年,父亲暴病去世,剩下她与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从此,贫穷和饥饿像影子那样不离左右。上初中时,因为没能按时凑够学费,刘默涵与老师发生口角,被学校开除了。病弱的母亲四处奔波,刘默涵终于在另一所中学复学了,但一向性情温柔的她变得沉默、尖锐,像只刺猬,动辄便向他人发起攻击。当新的班主任丁老师了解到这个女孩的辛酸生活经历,动情了:“那么小就失去父亲太可怜了,被学校开除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对于贫困和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做老师的应该付出更多的心血。”丁老师用情感和心灵的沟通为她重塑自信。让刘默涵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是丁老师那改变了她人生的话:“这个世界上比你苦的人有很多,你永远都不是最苦的那一个;但是通过努力,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个!”

  然而,现在有不少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教育上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是现在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都教育孩子对他人设防,在孩子的周围筑起一堵无形的“墙”。只知道一味要求孩子要抓紧学习,别的不作任何要求,以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负有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为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创造家庭良好的道德气氛。要有正确的义利观、不见利忘义,不昧着良心追财逐利,勤俭节约。以自己的实际引导着孩子。慢慢地培养孩子好学上进,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善良。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让自己的孩子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逐渐养成一种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是现在学校在素质教育存在误区,奉行唯分数是举,以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好与坏。加之,目前社会上盛行的功利化的“成功标准”——以获取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来评价一个人,是非常不可取的。刘默涵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反思:如何纠正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病,真正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来培养。其实,一个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应该是综合的,正如刘默涵的老师丁俊芬所说:“做人比分数更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一定要克服尊卑观念,平等对待学生,才会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懂得尊重他人,具有责任感。只有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