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应防止老师纷争殃及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6:00 光明网
王晓渔(上海学者)

  据6月7日《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班的毕业论文全体被“毙”。按理说,推行较为严格的“淘汰制”是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它有利于改变“宽进宽出”的现状,提升教学质量。但看到这一消息,我依然有些吃惊。在高校研究生中,流传一个说法:一个学生的学位论文能否通过,取决于其导师的人脉。

  当然,这种说法不尽准确,不乏严肃认真的导师将自己的学生拦下,直待论文合格

之后才放行。不过,整整一个专业班的毕业论文被“毙”,而且是本科论文,这种事情几乎闻所未闻。

  从报道也能看出,不同方面对于论文被“毙”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从表面上看这是学术观点之争:院方认为论文只是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写感受,不符合标准,只能算是个人小结;指导老师则认为这是为了避免学生论文的千篇一律和抄袭行为,符合学生自己特点。

  双方都言之成理,从理论上说,毕业论文必须遵守一些基本规范;但是从现实来说,要求本科学生写出学术八股确实还不如让他们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

  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更接近普及型的教育。在我看来,非研究型大学完全不必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能力写出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拔苗助长,还不如承认现实,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尤其是对注重突破规范的艺术专业,不妨允许它们有所“出轨”。

  当然,在现行规则没有改变之前,老师和学生还是不得不踩着这条线行走,否则便会有“违规”之嫌。但即使如此,从程序上来看,院方的行为也不尽妥当。比如院方先后召开的两次学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有一定出入,油画班学生的指导老师在外开会没有出席,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也没参加。

  而这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报道最后提到院长与那名指导老师“个人之间积怨已久,这在上师大美术学院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才是最为值得反思的症结所在。

  有人的地方就会出现纷争,高校也不例外。老师纷争的产生有着种种原因,有的是历史积怨,有的是从观点之争变成人事之争。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这里我无意于讨论如何避免纷争这个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问题,也没有能力探讨如何缓解校园纷争这个超出我智力范围的难题,只想反思一下老师纷争的边界何在。这个事件提醒我们,老师的纷争很有可能以学术观点之争的形式进行,它会从老师牵连到学生。在大学教书的我知道,各种相似的事情在高校时有发生,比如研究生选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可能会引起自己导师的不快,甚至研究生跟其他老师交往比较亲密,也会有“背叛”之嫌。

  大学的基本理念便是独立、自由、民主和宽容——至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老师纷争无法避免,那也应该把范围限定在老师之间,而不是“连坐”到学生身上。我衷心希望这次事件不要再与老师纷争相关,据悉论文被“毙”的学生还有一个月时间重新准备论文,也祝愿他们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