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8:28 潇湘晨报

  1932年,17岁的爷爷成早其到长西(西湖桥)码头做“箩脚子”。1974年,29岁的父亲成桂武在金华殿用板车装卸货物。1998年,26岁的孙子成波在金华殿港口用吊车装卸货物,两年后成波到霞凝新港做了班车司机。从长西到霞凝,这个“港口世家”用了68年。他们目睹了长沙港的变迁。

  爷爷:17岁到长西

  成早其老人是去年去世的,享年90岁。据其孙成波讲,老人是湘江下游的宁乡县道林镇人,只读过两年书,不到10岁时,就迫于家境,由别人介绍,到长沙南门外一家茶馆帮工。可是,那时他年纪实在太小,经受不了那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辛苦,不久还是跑回家了。到17岁上,他又离开了家乡,来到长沙的“长西”(西湖桥)码头当“租箩”(就是靠租箩主的箩或码头的公箩来挑运货物的工人),也叫“箩脚子”。身材矮小的成早其挑着谷、米、盐、煤炭等沉重的货物“满城飞”地送到长沙的大街小巷。

  据成波回忆,爷爷成早其生前讲过当时码头的情景:成早其当“箩脚子”的第二年,长沙港称为“省港”,外国洋行和本土货栈生意都很好。轮船进出长沙港时,今小西门河街、半湘街一线,还都是“吊楼子”。民国24年,沿岸河床虽有淤泥堆积,吊楼楼脚仍距水边没多远。文夕大火和此后与日军的几次会战,把河街、半湘街一带弄得瓦砾遍地,一片狼藉,原水域变成了破败不堪的岸区。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成早其做了搬运工人。1950年5月,长沙市搬运公司成立。1952年,他参加了长沙搬运工会。1956年,他转入长沙港务处金华殿当装卸工人,告别了扁担箩筐、肩挑背负的工作生涯。“当时的码头作业区,开始有了皮带运输机、卷扬机、吸谷机、链板机等。”

  父亲:29岁到金华殿

  成家的第二代装卸工人是成早其的二儿子成桂武。成早其有两个儿子,1974年12月,初中肄业、曾当过三年兵的二儿子成桂武顶父亲的职到了长沙港务局第二港务(金华殿)公司当装卸工。

  “我29岁顶职的时候,湘江一桥建成两年了,湘江东岸近十里长的花岗岩防洪大堤刚刚修筑好。(火车)南站换装区正在扩建,被“文革”破坏的西湖桥重件码头和仓库也在重建。”成桂武老人记忆犹新。

  成桂武工作的金华殿港区位于长沙市中心河段,是当年长沙重要的货物进出口。上接大西门,下连潮宗门,水域宽阔,江岸水深。民国时,轮船招商局、英商怡和均在金华殿建有码头。成桂武工作9年后,金华殿共建成立式岸壁码头3座,挖入式港池1处,仓库2栋,货场1处,泊位4个。金华殿码头以粮食及农副产品运输为主。

  孙子:28岁到霞凝港

  成桂武的二儿子成波,1998年8月被招为合同制工人,分配到祖父和父亲工作过的长沙港务局金华殿公司工作,当时26岁的成波为成家第三代装卸工人。早年获得驾驶执照的成波干了两年装卸活后,于2000年应聘到了新港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驾驶班车。

  从1932年到2000年,成家三代人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也经历了长沙港口的变迁。成波到新港后,变迁仍在继续。2001年8月21日霞凝新港开始兴建。2003年7月30日,霞凝新港一期工程试投产。试投产的第二天,西湖桥码头拆为一片瓦砾。试投产的第九天,金华殿最后一个待拆建筑——8层圆筒仓库,随尘灰一起消失在如火的烈日下。曾被誉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金华殿码头,从此“灰飞烟灭”。2004年4月,青龙庙集装箱码头和南湖港散货码头拆除。至此,金华殿以南,南湖港以北,楚湘街以西号称“十里港区”的沿江地段完成拆迁,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撰文/刘建勇摄影/李林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