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体育加分丑闻,还能再掘进一步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9:08 南方新闻网

  社论

  湖南省高考体育加分丑闻,《中国青年报》连续三天追踪报道。从荒谬的测试现场,到二级运动员资格证书的办理程序,再到加分保送产业,报道已经勾勒出这一“产业”链条的概貌。在此基础之上,又有延伸,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仅是湖南,不仅仅是体育特长生”。

  熟谙世事的人读到这里,可能还要额外加上一句,不仅仅是高考。报道中人物行为的逻辑和心态,还有丑闻终端赤裸裸的权力,都非常熟悉。在新闻中经常读到,在社会生活中也不时遇到。但是,人们在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之余,仍然对这起丑闻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人们在关注中寄予了期待。并不是期待任何意外的内部、新鲜的故事,只是期待媒体能够紧紧抓住当前的线索,不断掘进,穷追猛打,将更多“新闻的细节”暴露在大众的目光之下。期待看到这个丑闻的全部,也期待它能够引爆舆论——或许高考腐败可以在众目睽睽的压力之下得到解决。

  近年来,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越来越被公众认可甚至依赖,它不仅被看做监督的利器,也被认为是能够参与解决问题的力量。其实媒体能够使用的手段非常少,就是将已经强烈存在的公众关注,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聚集起来,将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投放到社会反思的平台,让它得到最充分的讨论;将公众的不满与期盼反映给相关政府机构,让它得到最有效果的解决。

  这明显是一个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紧密互动的过程。理想的状况是,在媒体发掘出事件线索之后,政府相关部门立刻介入调查,媒体不断披露最新调查结果,并且指出新的线索和可能牵连的新问题——如此滚动进展,才可能将缠绕繁杂的事件理清,才可能将问题彻底解决。或许看起来有点骚乱不安,温度过高,可是正像人体通过发烧来清除体内病菌,在热烈的互动中进展,正是最高效的社会自我清洁程序,而且也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相似的问题不再重复上演。在这个过程中,公众虽是看客,却是作为社会主人的看客,他们的目光,是媒体锲而不舍苦苦追寻的动力,他们的权益要求,是权力机构自我审查的压力。

  不过,在很多悲观者看来,这次的湖南高考体育加分丑闻,可能仅仅是湖南,仅仅是体育加分丑闻,而且很可能仅仅限于今年。就是说,中青报接连三天的追踪报道,很可能就此止步了。湖南省今年的高考体育加分,大概会被肃清整治,腐败现象得到暂时的遏制。但是这种现象是今年才发生的吗?过去已经通过不正当加分途径进入大学的学生,应该如何处置?明年没有媒体曝光,没有记者亲临测试现场,这种现象就能够不再发生吗?谁都明白,如果媒体的追踪到此为止,那么距离根本解决问题还差得远。可是照习惯估计,事件大概已经接近尾声。

  高考是公众最关注的社会事件,它的公平性牵扯到千家万户最敏感的神经。这件高考体育加分丑闻,完全具备引爆社会关注的条件。期待社会能够通畅地自我清洁,就要对这些问题予以更强有力更持久的关注,这关注可能非常单调而且乏味,它需要真正的坚持。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