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考改革仍需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3:20 新京报

  杨东平 大教育

  教育的理想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上大学、都上研究型大学,而是“适才适所”。

  

评论:高考改革仍需提速

  高考结束之后,作为一年一度的新闻热点,重新淡出社会的视野。但对2亿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而言,高考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每天都生活在它的重压之下。

  高考的基本功能,即选拔优秀人才和对中小学教育的正确导向,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显而易见,来自社会、家长和学生要求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十分强烈。但“业内人士”的态度,言必称最公平、最高效、最不坏,对高考制度究竟应不应该改、能不能够改的问题,缺乏基本的共识。因而,高考制度改革实际处于一种暧昧和胶滞的状态。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众所周知,并没有人要否定或取消这一制度,今年也有一些实际的改革,如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区继续增加,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提前自主招生,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调整招生名额分布、促进区域公平的努力,说明高考改革确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高考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两个不同方面。近年来社会关注招生录取制度较多,但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仍然存在,仍然需要改革。对高考科目改革的意见,我认为现在3+文综(理综)的模式,考试科目实际达6门,实在太多。鉴于高中会考已经比较成熟、规范,具有防止偏科的教育功效,可考虑将通过高中会考作为参加高考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目前的文综和理综考试,已经数年实践,可以有个定论。

  我认为这一尝试是不理想的,应当考虑改变。由于目前高中的教学和教师都是分科的,高考却要综合,教学与考试脱节,因而实效较差。而且名为综合,基本仍为分科考试。以北京文综试卷为例,总分300分中只有最后2道大题(共60分)是真正综合的。如果取消文综、理综,高考科目采取3+1或3+2模式似较为合适,可以少考1门或2门。已有一些省市采取3+1或3+2模式,不是也行之有效吗?

  不仅减轻考试压力,从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这一思路仍然具有合理性。目前的统一高考,是一卷测全体、一考定终身,用一张考卷、一次性的笔试为全国各类院校选拔人才,其实效显然是有问题的。高考科目的多轨化、入学渠道的多元化,用不同的考卷测试不同学生,是许多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考试改革的共同做法,在我国内地也具有可行性。其方案是在语、数、外3门主科之外,按报考的学科专业加试不同科目。例如医学类加试生物,工程类加试物理,化工类加试化学等等。同时,所有科目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型、教学型、职业类等)和不同学科专业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这样,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组合,考生可以根据报考学校和报考志愿用不同的试卷考试,例如报考研究型大学的医学院,考试科目和等级为语文1、数学1、外语1、生物1;报考普通大学的文科,可以是语文1、数学3、外语2、历史1;而艺术院校的统考,可以考虑免试数学、外语,或者仅为最低程度,但应提高语文、历史的程度,如为语文1、数学4、外语4、历史2,等等。

  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轨道上赛跑,而不是将不同资质、秉赋、学科方向的人拴在同一辆战车上,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增加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学科选拔人才的针对性;二是可以改善高中阶段的教育气氛。它会缓解许多学生的压力和“解脱”一部分学生,例如报考艺术类或高职院校的学生,使他们不必成为那些学习尖子的“陪绑”。有人担心尽管设置了不同轨道,大多数学生仍然会拥挤在研究型大学的第一轨道上。这在一段时间内或许难免,但开辟了其他的通道,毕竟会逐渐改善“高考生态”。重要的是,应当开展实验和试点,并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公开讨论形成共识,从而将改革的方案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

  从道理上说,教育就应该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教育的理想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上大学、都上研究型大学,而是“适才适所”,使每一个学生认识自己,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自我实现。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识别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倾向,但这种分轨、分流不是通过“一模”、“二模”这样大一统的学科考试,而是通过学分制和选课制实现的。这只有在能够选择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这也是美国实行综合高中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不少高中实行选课制了,现在却成为了天方夜谭。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