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易中天只不过是特例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6:00 光明网 |
林扶叠(广州编辑) 易中天能够成为社会的热点,一方面说明他把握住了读者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国内充当好“二传手”的人太少。他的大红大紫,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一则因为他是一个好“二传”,二则因为他的写作系统,第三是因为媒体的传播效应。 易中天成为本年度出版界的热点,《新京报》就此展开了连续的讨论,对垒双方的焦点依旧是一个,学术。反对者认为易中天学术上无创见,《百家讲坛》是文化包装之下的 娱乐节目,会进一步挤压学术的生存空间。赞同者则认为,易中天和《百家讲坛》之所以成功,在于他的亲民,恰恰衬托出学术的呆板。这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 学术有规范,写法无定规,这基本上是学术界的共识。一个理想中的、开放活跃的学术环境,不仅有着多种学术写法的并存,而且有着多种学术思潮的并驾齐驱。20年前,《读书》杂志倡导过“读书无禁区”。要全面实现这一口号,首要条件便是“学术无禁区”,不仅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的方向,也包括学术的写作。既有只供“两三素心人”共赏的艰涩写法,也有“说书讲古”的通俗写法,彼此之间没有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说,不需要讨论易中天。 同时,每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延伸出不同的学术写作路数,以切合当时的社会精神和民众心理。比如民国时期,多位史学大师投身于中国通史的写作,无论是钱穆的《国史大纲》,还是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其对象都是青年学生,就是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在学术上的响应。但这一时代主题,不仅没有遮蔽其他类型的学术研究,反而形成了中国近百年学术史上最辉煌的一个阶段。 今日之我们,没有“闲坐说玄宗”的资格,只有“相对两无言”的感慨。那么,当下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当下的时代主题在学术上的回响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庞大,易中天这个话题承受不了如此之重。 实际上,易中天以及他所形成的现象,是读者自由选择的结果。易中天及其作品的学术价值的多寡,固然可以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讨论,但这属于学术界内部的事务。易中天及其作品,之所以进入大众媒体讨论的范畴,在于“易中天现象”及其成因——如何成为社会的热点。 “易中天”只能够成为出版热点,不可能成为学术热点,因为学术是一个专门的行业,自有其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规范所限制。严格地说,学术是脱离大众而独立存在的,学者不应该受到社会的干扰,也不应该降下身段屈就社会流行意识形态。然而,学术也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一方面,学术会以各种模式间接影响社会,另一方面,民众有着对学术的需求。比如民众在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又希望了解科学的进展情况,了解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被改变的。这时,在科学和民众之间,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承担起“二传手”的角色,用通俗的语言向民众解释科学的奥秘。能够充当“二传手”的,既有科学家,也有非科学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受过专业科学训练,懂得专业的“行话”,又懂得如何“翻译”这些“行话”。民众喜欢看这些“翻译”,这就是科普类书籍能够畅销、而专业科学论文只能在业内流行的原因。对于业内人士来说,科普类书籍总是有着不够深入、没有创见等“缺点”。 易中天就充当着这个“二传手”的角色。他本身就是一个人文学者,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写作的领域很广泛,并不局限在自己的学科。他能够成为社会的热点,一方面说明他把握住了读者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国内充当好“二传手”的人太少。其实历史类普及型书籍在出版领域已经红火了两三年。民众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渐次有学者投入到这个“二传手”的写作中,比如张鸣,比如李零。只不过,许多专业人员投身其中,多是零打碎敲,写写随笔性文字,不成系统。易中天大红大紫,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一则因为他是一个好“二传”,二则因为他的写作系统,第三是因为媒体的传播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