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情系大众回报光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7: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四川省地方电力局局长张忠孝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治水兴蜀”、“工业强省”战略决策,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地方电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决心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诚信敬业、兴电富民”的行业精神,为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勤奋敬业,艰苦奋斗,我省地方电力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十五”期间,我省地方电力建设,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为主题、改革为核心、资产为纽带、科技为动力、“三农”为重点、效益为目标,抓住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缺电县项目、代燃料试点、送电到乡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

  发展机遇,在体制改革、行业管理、电源开发、电网完善、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四川地方电力投产装机、发电总量、销售收入、实现税利、农民增收等主要经济指标都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全面开创了我省农村水电建设的新局面。其主要成绩:

  (一)狠抓电源开发,供电总量增加

  截至2005年底,全省地方电力发电装机容量达679.4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59.93亿千瓦时,均占全省总量的30%左右。五年净增装机246万千瓦,年均增长49万千瓦。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社会投入地方电力电源开发的资金达176.8亿元。

  (二)狠抓电网建改,农民得到实惠

  2000年以来,全省111个县(市、区)累计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和改造投资84.28亿元,占下达计划的105%。通过农网改造,使电网结构薄弱、设备老化失修等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每年为农民减负增收13.8亿元,真正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实惠。

  (三)狠抓农电建设,经济迅猛发展

  到去年底,全省65个电气化建设县(市、区)经省政府验收全部合格,超额8%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据统计,65个电气化建设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495.97亿元,同比增长43%;县财政收入达60.69亿元,同比增长51.0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619元,同比增长30.98%。

  (四)狠抓以电代柴,优化生态环境

  我省首批7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启动。通过一年的努力,试点项目全部通过省级验收。由于小水电的快速发展,全省丰水期代燃料户达238.1万户,占总户数的29.03%,县均森林覆盖率比基准年高5.99%。项目区代燃料户高达98%,平均代燃料电价0.23元/千瓦时,深受群众欢迎。

  (五)狠抓体制创新,实施授权经营一年来,省水电集团,切实履行省政府赋予的投资、经营、管理地方电力省级国有资产的重要职责,现已与宜宾等10余个地方电力企业实现资产重组,产权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中,高度重视利益关系的调整,做到了:明确省级产权,税收留给当地,职工妥善安置,效益支持发展,基金保证还贷,规避债务风险。从根本上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高度协调和统一。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地方电力建设新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加强我省农村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完成四川省地方电力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关键时期。切实做好我省“十一五”农村水电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一)认清形势,把握历史机遇

  中央提出“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并把农村水电列为“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农村基础设施,要求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充实建设内容。”省委、省政府把水电列为四川六大支柱,指出:要“切实抓好农村水电、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降低电价,扩大供电面,保证供电安全”。四川是水能资源大省,开发水电的条件得天独厚。《可再生能源法》、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从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又给予了许多优惠倾斜,“中小水电全额上网,同网同价”,省发改委、经委、财政、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我省的农村水电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关键看我们能否抓住,否则机遇也会稍纵即逝。

  (二)理清思路,明确发展任务

  “十一五”四川省农村水电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深化产权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乡电网,提供优质电量,降低供电价格,贴心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水电强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十一五”期间,我省地方电力的发展目标是:新增电源装机200万千瓦,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新增高压线路2.5万公里、低压线路10

  万公里,高低压线路总长达100万公里;年发电量新增80亿千瓦时,总量达350亿千瓦时;新增税利3亿元,总量达18亿元。

  (三)统筹兼顾,抓好重点工程

  2006年,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序开发水电,适度开发火电,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奋力打造农村水电强省。一是抓好缺电县新建电源工程。中央下达我省缺电县电源工程项目6个,装机78360千瓦,总投资6.03亿元,其中国债资本金占2.7亿元。今年要做好公司组建、工程设计、贷款衔接、自筹资金落实工作,确保全面开工。二是抓好农村电网扫尾工程。中央下达计划9.81亿元,涉及99个县。当前要做好方案审查、贷款配套和重要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力争年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三要抓好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中央下达城网计划24亿元,已完成5.88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有18.12亿元投资尚未完成,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作好规划,争取政策,加快建设步伐。四要积极争取小水电代燃料和无电地区“光明工程”建设项目,力求为四川多争取资金,有机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五要广泛开展新一轮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现已上报了66个县的建设规划,总投资达50亿元,关键是要落实与国家投资1比1配套的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力求农村人均年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同比增长50%以上。

  三、深化改革,兴电富民,再创地方电力建设新辉煌

  2006年是能源建设的重要年,是产权改革的攻坚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基础年。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学忠同志“深化地电改革,发展农村水电”的要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转换机制,真抓实干,再立新功。

  (一)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一要坚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渔业和生态保护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制定水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流域发展规划和水能利用规划。二要明确开发权限,凡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必须实行申报制度、审批制度和有偿出让制度,接受各级政府监管。三要严格建设管理,坚决制止“跑马圈水”、无序开发,整治“四无”电站,把水能开发纳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创新体制,深化企业产权改革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川府发[2004]31号文件精神,按照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产权改革。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做到“五不变两保证”,即:独立法人地位不变,税收解缴关系不变,现有供区不变,项目主体不变,农网还贷征收不变;保证不挪用地方电力企业资金,保证为市州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提供电能保障和优质服务。

  (三)兴电富民,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省地方电力覆盖的范围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方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发展农村水电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实际、最有效、最可靠的选择,更是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首先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二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电源开发力度,完善农村电网,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农村电价;三是要开展对口帮扶,全省100多家县级以上的电力公司就要对口帮助100多个村的新村建设,实施司村携手、联合共建的“百农创建工程”,新村不建成,帮扶不脱勾,做到:开发一个项目,联系一个新村,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群众。

  (四)依法行政,切实强化行业管理

  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水利地电部门要忠实地履行资源评估规划、项目资金管理、电源开发建设、输配网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设备技能鉴定、企业经营指导、政策宣传咨询、行业优质服务等农村水电行业管理职能。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农村水电产业发展为主体,把企业做实,行业管好。要进一步加强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实施农村水电规划、论证、开工、建设、验收的全过程行业监管。同时注重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审查、质量保障、安全防范、自动化控制监管等四大体系,使农村水电开发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加强领导,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

  要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地方电力系统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工作务实,作风正派”的优秀团队,创造一个“风正、心齐、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以适应新形势下水电行业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从而推进地方电力行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健康发展,再创新辉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