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沂源劳务循环经济“产金生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8:51 淄博新闻网

  ■文/本报记者 徐光莹 通讯员 焦元达 张焱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沂源县积极做强做大劳务循环经济。目前,沂源县已累计输出8.3万农民,回乡创业者达1900多人;同时,依托丰富高素质农村劳力资源引进的项目88个,合同利用外资达4亿元。

  10年前,张家坡镇张家坡村青年张怀岭面对大学录取通知书,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

  10年后的今天,他已成为沂源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典范。去年7月19日,在全县落实科学发展观观摩乡镇工业项目时,县委书记王世庆对张怀岭创办的“山川果蔬公司”给予高度评价:“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在外地闯荡多年获得成功后,致富不忘乡亲,回乡创业并建成鲁中最大的果蔬购销加工企业,这很了不起。”实现劳务经济的有序循环,沂源县把提高农民素质和劳动技能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抓住国家启动阳光培训工程的机遇,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先后投入资金250万元,培训农民2.3万人。为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4年该县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聘请50名沂源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老同志作为沂源在外农民工的工作生活顾问。去年7月2日,在县劳动力市场设立流动工会和维权中心,免费为外出农民办理工会证和工会关系转移手续。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筹建了1500平方米的劳务市场,并制定落实劳务输出责任制,把农村劳力转移工作不断推向新阶段。目前,已形成以农转办、就业办为龙头,乡镇劳保所为主体,620多个行政村劳务信息员为基础,6家民办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劳务输出网络,并在北京、上海等地的300多家企业中建立了稳固的劳务合作关系。

  劳务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循环升级,推动和促进了沂源农村经济的发展。5年前,东里镇紫荆峪村还是一个穷山村,近年来,在县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村两委把村中的木匠、石匠组织起来,从事建筑、装饰,并加强了对外出施工队伍的管理与服务。在该村1328口人中,已有616名农民常年在潍坊、淄博、泰安等城市从事建筑装饰业,年劳务收入240多万元。在沂源像紫荆峪村一样依靠劳务输出走向文明富裕小康路的村庄还有20多个。

  劳务链条的拉长,其经济效益也由简单的加法变为乘方关系。高素质的沂源农民进城后,不仅加快了沂源农民致富步伐,也展示了沂源农民的新形象,成功实现了“输出山里一批人,引进山里一片厂”。上海高达玻璃机械公司带着3000万元的投资定向到沂源工业园注册了高格纤维纱有限公司,韩国承甫金融商社在完成“精密铸造”300万元投资的项目上,又追加1000万元。青岛双星集团在沂源金星滑石峪设立了“双星鲁中公司”,使用当地劳力1800多人,每年完成产值近亿元。目前,沂源县正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和条件,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证件办理和员工培训方面提供全程服务,并在税费及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和政策扶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