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人生电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9:07 东方网

  陈燮君作品集

  我从小喜爱文史哲,怎么也想不到会与电结下不解之缘,可说人生与电有缘,所谓人生电缘。

  人生第一电缘是一头栽进无线电收发报的体育运动之中。刚跨进上海市第六十七中

学的校门,因数学成绩出色,被选送进校报务队。每天上完课,就进报务室集训,嘀哒-,嘀嘀哒-,嘀嘀嘀哒-,……从学校大礼堂一侧的报务室清晰地传出收发报击键声和无线电信号声,给校舍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校报务队是一个讲究速度、节奏和实效,又充满智慧和友爱的集体,我们在这里学习电的知识,了解电讯的渊源,苦练收发报技术。从练习收发短码,到练习收发长码,从记忆一个数后开始抄报,到记忆两个、三个以至于六个数后开始抄报,技术日有长进。当时,学习抓得非常紧,但报务队的集训同样是快节奏,天天下课后自练,每周又有两个晚上到学校对面的市收发报体育运动中心集训,星期日再到黄浦区收发报体育运动中心加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少年级运动员水平渐渐达到三级、二级运动员水平,开始代表学校队参加区级和市级比赛,多次夺得全市团体冠军。正是无线电收发报运动把无比奇妙的“电”牵引到我的生命旅途中来,使我真正有了“电”和“电波”的认识。无线电收发报运动成为我少年时期爱知识、爱科学的活动载体。当然,其中也不乏童趣和童真。比如背上“收发报机”练习武装泅渡;在暑假中当收发报比赛的裁判来到杨浦区跳伞塔下;在黄浦区收发报体育运动中心训练时,利用训练前后时间和休息时间过瘾地拿出插在腰间的乒乓板,到楼下的乒乓房内打乒乓球;在比赛和当裁判时能够享受美味佳肴……这一切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有机会与当年的教练,以后在市教委工作的汤老师谈起这一段有意义的经历,我们俩都津津乐道,好像这些事发生在昨天一般。

  人生第二电缘是与电子计算机结缘。今天我们谈论电子计算机恐怕已经非常从容,可是我说的“电缘”是20世纪70年代之初;我们今天一般都提如何使用电子计算机,可是我们当时是实践如何设计、试制电子计算机。60年代末,我在仪表电讯系统的一家工厂工作,有幸参加导航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和试制。说实在的,当时我对文史哲已经可以潇洒撰文,但对于电子计算机却是一无所知。与门,或门,非门,运控,内存,电源……一连串的概念搅得人晕头转向。但是,电子计算机毕竟奇妙无比,它吸引你日以继夜地与之作伴,不知不觉地登堂入室。我们白天投身于设计和试制实践,晚上上业余大学,上完课依然回到实验室,翻阅国外资料,组织夜间攻关,在实验室旁的小搁楼中搭个铺,可以一连几天不回家。我们自己设计和加工多层板,画密密麻麻的多层板线路图;串小磁蕊,在一颗芝麻样大小的小磁蕊中串上比头发丝还细的导线;后来,我又承担了程序设计工作,对电的知识、电子计算机原理、导航电子计算机的个性和航空控制有了更为整体的把握,在电子空间和电子计算机应用领域长驱直入。

  实践出真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导航电子计算机的设计、试制任务,顺利试航。这段叩开电子计算机神奇大门的特殊经历在70年代持续了好几年,使我有机缘进一步走进电的世界,在电子计算机应用的希望的田野上播种、耕耘,拥抱金色的秋天。我开始探索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和其中的辩证关系。电脑能够自动地、高速度地进行计算和控制。它是对人脑的模拟,并以运算快、精度高、容量大、功能多、应用范围广而见长。从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它已经历了电子管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四代发展的历程。现在对于第五代“专家系统”的探索已经成为可能。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信息加工等方面,它不仅能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还能解决各种逻辑问题,如文字翻译、火炮的自动瞄准、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最佳设计方案的选择等等。电脑既把人类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高度地统一起来,又为人类“选择”了发展思维器官的突破口。思维器官在电脑的演续中延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算功能被强化。随着电脑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兴起了计算数学,强化了人脑的计算功能,使思维器官在计算能力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二是信息处理高速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生产设计和准备、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收集、整理大量信息,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信息屏障”。目前,这种信息还在急剧增加,成了千百万人的“劳动对象”,将花去人们大量的脑力劳动。而电脑高速处理信息的本领,很快使人脑得到解放。电脑已经逐步成为信息化的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三是管理工作现代化。现代化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综合性强,协作关系密切。电脑与经济数学方法、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通讯设备的结合,为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化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建立了必要的基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电脑和其他先进的科学技术,能逐步实现系统化、自动化和最优化。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十分重视电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将全部投资的10%以上用于电脑。现代化企业配备电脑以后,能迅速处理大量数据,准确地提供对各项管理工作评价、分析和判断的根据。四是实时控制自动化。传统的机器系统由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个部分组成。电脑出现后,在原有机器系统结构中增加了自动控制机部分,把原来由机械控制的机器系统改造成为自动控制,这是人类机器系统的一大创举。人脑指挥电脑,实行自动控制,能使人完全超脱控制的具体过程,改变操作人员从属于机器的被动地位,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总之,电脑的演续使人的思维器官延伸了,它强化了人的计算功能,提高了信息处理、管理工作和实时控制的能力,进一步开拓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通途。

  电脑是对人脑的模拟,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因此,电脑与人脑的“同”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科学成果表明,人的某一类智力是由选择、计算、记忆和反应等功能组成的。人的智力的物化,主要是指这些功能的物化。电脑与人脑的“异”也是毋容置疑的。诚然,在运算速度、计算精度和信息反映速度方面,人脑不及电脑,这是相异之点。但是,电脑与人脑本质之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事物性质上看,人脑是生物长期进化,特别是社会运动的产物,人作为社会成员是服从社会客观规律的,人脑的信息活动通过连续的神经细胞系统来实现;而电脑则是对人脑的模拟,它服从物理运动发展规律,电脑的信息活动通过不连续的分离元件或集成电路的组合来实现。第二,从思维功能上看,人脑能够进行思维,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有发明创造,而电脑只是履行人脑授予的部分思维职能,电脑具有人脑的某种思维属性决不等同于电脑具备人脑的全部思维功能。第三,从推理顺序上看,人脑在推理过程中,可以跳跃和省略一系列复杂的逻辑顺序,甚至在认识模糊阶段和直观阶段,也能进行各种推断,而电脑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脑的“模糊认识”不模糊,电脑的“精确计算”不精确。第四,从活动方式上看,人脑的思维活动是积极的、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而电脑是人脑设计制造、操作控制的,它是消极的,受支配的、被动的、机械的,尽管它能从定量关系中来证明定理,甚至发现定律,但不能从非定量关系中作出理论概括。上述相“异”之处,从根本上划清了电脑与人脑的原则界限。我们从电脑人脑“异同辩”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脑和人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电脑模拟人脑思维,既有可能,又有局限。人类不愧为万物之灵,人脑把聪明给了电脑,电脑使人脑更聪明。电脑“智能化”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可是,“电脑统治人脑”的幻想却永远不会实现。我们能够这样说,经过百万年的艰苦斗争,人的智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相信,随着实践的深化,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都将大大加强。当前,智力的物化在发展,智力的进化也在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人脑在电脑的发展中进一步延长。让我们以新的智力结构和智力常数,迎接计算机文化时期的到来,迎接波澜壮阔的信息革命的来临。

  人生电缘,有缘竟会贯穿人生,持续延伸。后来,当我跨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队伍之列,依然从事着电子计算机与社会科学领域加盟的探索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著述,认为今天电子计算机已能同时兼顾静态与动态、连续与不连续、线性与非线性、少维与多维等矛盾体的两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哲学思想,为唯物辩证法展示了新的前景;诗人、作曲家已经开始与电子计算机合作;经济学家、语言学家和新闻出版工作者也把电子计算机请进了各自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电子计算机“屈居”自然科学领域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它向社会科学领域渗透,与社会科学构成了新型的矛盾体,正在解决以往望而生畏的各种矛盾。电子计算机自豪地叩开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门。经济领域电脑显神威。历史的演续和社会的发展,把人类的经济领域带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不断开拓,人们面临的经济大系统往往结构繁复、规模宏大、参量众多、功能集约,这样,单凭人们原始的经验和单纯的脑力劳动已不能胜任,以至不得不求助于电子计算机,以电脑来放大智力,伸延人脑。电子计算机是搞好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要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赢得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就要认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体工程”、“价值工程”、“预测论”、“运筹学”和“行为科学”等。特别是决策论的研究,已处于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语言学领域电脑创奇迹。现代语言有它显著的特点,一是高度复杂性,它同现代历史、人的思维、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与现代社会息息相通;二是快速生成性,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语言习惯的改变,派生出许多新字、新词、新的语言形式。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理论研究十分活跃,边缘学科竞相产生,与电子计算机的联系日益增多。计算语言学,主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实验语言学,主要利用电子技术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音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近年来,科学家还积极探索为计算机设计的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扩大电子计算机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电子计算机还能鉴定文物、考证作者,在语言学研究中辨正析疑呢。这正是奇迹!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巴新斯顿技术学院的讲师托马斯?梅里恩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分析作品的“无意识用字习惯”,居然证实一部沉睡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剧作《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书籍》出自莎士比亚之手。近年来,国外学者还开创了运用电子计算机探索《红楼梦》的新的研究途径,无疑,这将对世界文学名著的研究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新闻出版界电脑传佳音。电子计算机所到之处,人们会感到面目一新。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新闻出版界,由于武装了电脑,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电子计算机已经敲开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门。可以深信,电脑的不断发展,电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纵横驰骋,会给社会科学领域带来进一步的深刻变化,会使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谱写崭新的篇章。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我工作了十七八年,除了在新学科理论、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探索上坚持理论研究外,还参与负责了电子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以后,虽然由于工作需要,先后调至上海跨世纪的两个文化工程――上海图书馆新馆和上海博物馆新馆搞管理工作,依然关注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平台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积极促进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人生有了电缘,可谓一缘到底,依次递进,惊喜不断,受益无穷。

  自从1882年7月22日(清光绪八年六月十二日)上海外滩亮起了15盏路灯以后,上海从此与电结缘,起写中国有电的历史,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源地。以后的上海人要说人生电缘,最直接的恐怕是和电灯的联系。当婴儿呱呱落地,直面人生和直面电灯几乎是同时的概念。伏案夜读,离不开晶莹电灯;遨游博物馆,离不开照明电源;工厂楼宇,离不开“光明工程”。但是,现代人的人生电缘毕竟是日新月异了,同样是谈论电灯,在世纪之交为沪上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写生创作时,就依然亢奋不已。金茂大厦内有近十万套电光源,可谓一步一光,两步一色,五光十色,七彩生辉。休闲于中庭,仰视顶棚,一片银光;漫步于八十八层观光厅,俯看中庭,满眼金灿。同一光源,视角不同,金银有别,那银光是引来天色,那金光则是每层铜饰的反光。金银辉映,视觉生趣。商务区的光源多为冷色,更显钢与玻璃完美组合的现代化建筑设计手法;客房、餐饮区的光源多为暖调,更感柔和雅致与温情亲昵。在金茂大厦内作四周平视,无外露光源。大厦巧用通体玻璃,光源联体漫射。光索穿行于扶手、阶梯,灯光暗藏于柱内和天花板下,光亮由墙壁反射,玻璃妙用于光的世界,该清晰的清晰,该朦胧的朦胧,朦胧美无疑增添了视觉艺术的层次感和温馨度。

  呵,时代不一样了,同样说及人生电缘,时代内涵就是不一样。今天,当我们说及人生电缘,无疑已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之缘和综合之缘,是现代人面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机缘”!


作者:陈燮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