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加分的“猫腻”不能再藏着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20:00 光明网
董刚

  在近日湖南省举办的特长生复试中,不少以国家二级运动员、地市级运动会前3名身份报名的学生,除了缺考严重外,测试时,能够达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与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手册》载明合格标准的不多,不少考生一看就不是搞体育的。(6月14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前夕,高考学生“裸考”成为媒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名词,这是对那些没有达

到加分条件,硬过硬参加高考学生的通称,虽然目前对加分的意见不少,但是加分还在进行。为此,一些考生的家长就想尽心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脱离“裸考”的身份,也分得“加分”的一杯羹。

  其实,对于国家加分政策,能够理解的是大多数人,之所以会产生“裸考”的想法,不是对加分政策不理解,而是现有的加分政策被少数人钻了空子,明明不够条件也得到了加分,不是少数民族的,通过运作成了少数民族,弱不禁风却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这些不合情理现象不是个别出现,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让很多考生心理不平衡,因此才会以“裸考”来自嘲。

  能够作假达到加分条件,不是孩子所能做到的,这其中几乎都是家长的功劳,虽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这种“猫腻”的影响却是很坏的,而且,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够国家标准,还敢于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测试,这就是对加分政策的挑衅。分析一下作假家长的动机,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家长抱着试试的心理,就算被差出来也无所谓,因为没有相应从惩处规定,也没有人追究作假。二是测试只是一个程序,在其他相关的关节已经打通,所以才敢参加测试。三是已经打通了高校环节,高校愿意被“骗”,就算不加方,高校也可以破格录取,所以测试不达标并不影响录取。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经把高考当了儿戏,在当前营造诚信高考的时候,出现这样明目张胆的作假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拿出一个具体的办法,除了严格审核和测试加分学生,减少人为操作的空间,对造假者也应该严肃处理,必要时可以通报其单位,让造假之风不再污染高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