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直击畅销书时代 2006上半年:愈争议 愈畅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0:13 新华网

  2006上半年畅销书过眼

  

直击畅销书时代2006上半年:愈争议

  图书市场并没有因为新书的密集而显出浮躁不安。今年上半年,很多好书因其品质、内容以及宣传等各方面的到位融合,渐显畅销与常销的一致。好书更需要接受时间的淘洗

与考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遗忘无疑是一把最好的标尺。过眼上半年的图书,业内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新书,还有那些留在记忆中的老书。

  愈争议愈畅销

  自去年8月余华的《兄弟》(上)出版,批评界的声音就不曾中断。当时大家对《兄弟》(下)尚有所期待,因为对不完整的作品下定论难免有失公允。可是等到今年初,《兄弟》上下相聚后,褒贬不一的声音与日俱增。新近出版的《给余华拔牙》是一本集中了“火力”炮轰余华的批评文集。其中评论不乏刻薄者,但这些仍然挡不住读者的购买热情。据上海文艺出版社透露,《兄弟》(上,下)共发行110万册。正如评论家所说,大家对作品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对作家本人以及文学创作的艰难应报以尊重和理解,时间的淘洗也会显出真正有价值的经典。

  类似事件还有《刘心武揭密红楼》(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作家刘心武涉足“红学”之后,部分学者对他的批评一直不断,众多红学权威专家更是集体对他发表的观点表示不满,认为其观点是“新索隐派”的猜谜。红学专家郑铁生甚至以《刘心武“红学”之疑》(新华出版社出版)对刘心武“揭红”提出全面质疑,成为应对刘心武“揭红”的“叫板之作”。但无论如何,刘心武仍不乏支持者,去年底刘心武在王府井书店签售,读者排起长龙。的确,红学研究应该是一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蓝海战略》也曾被质疑“炒作还是创新?”而在网络上引起争论。有人认为这部先后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全球畅销书”的书,较之作者之前在《哈佛商业评论》所写的关于价值创新的文章没有突破之处,但也有读者认为,不管是炒作还是创新,对我们有用的书就是好书。

  品牌互动与名家效应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是易中天《百家讲坛》的集子。易中天、刘心武等名家从讲坛走进读者,同样备受欢迎。对于《百家讲坛》,易中天是这样看的:“这类节目并不好做。做好了固然‘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升了文化品位),做砸了却是‘双输’(学术失去自身品质,电视失去广大观众)。这是许多学者和电视台都不敢轻易涉足此事的原因:他们害怕吃力不讨好,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易中天选择了“趣说”,即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趣说并不容易。首先作者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所谓“有文学修养”,并不等于一定要读过多少经典名著,更不等于有多高的学历、学位、职称和头衔,当然也不等于一定得是中文系毕业的,而是要有文学感。这是一种体验的能力。

  孔庆东8次做客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之后即出版了《笑书神侠——孔庆东点评金庸》(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年1月)。金庸的魅力加上孔庆东独有的“黑色幽默”,《笑书神侠》的畅销也在意料之中。《刘心武揭密红楼》(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也是刘心武百家讲坛中的红学讲座的一个书面结集。这样一档远非黄金时段的讲述节目,竟然在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不得不让人感慨名家的魅力。

  不止“百家讲坛”,很多媒体的品牌栏目结集出书,基本都销路不错。《名医大讲堂——60位知名专家做你的健康顾问》(新华出版社)中的许多内容,曾在发行量逾百万的《参考消息》上刊载,《参考消息》“健康忠告”栏目自2004年开办以来,由知名专家讲老百姓最关心的健康话题,出版后自然受到欢迎。《法制晚报》抓住了读者对电视剧《大长今》的关注和对健康的关心,推出相应栏目,主编了《大长今饮食禁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饮食禁忌的基本知识,也受到了读者欢迎。

  巧妇好米做文章

  在当当网2006年年中畅销排行榜(根据2006年1月1日~5月15日当当网真实销量)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畅销书中往年出版的占多数。《万历十五年》自80年代初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该书论述明朝时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16世纪的历史而发的。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作者黄仁宇所做新的史书解读,使我们开阔了研究历史和现实的方法。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也值得一提。一直以来,关于历史应该怎么写,学术界讲究规范,主张应该把“可有可无的都删掉”;也有的评论家认为,删节会失去没有学术准备的读者。《帝国政界往事》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巧妙而引起关注。该书是李亚平继《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用个性化的解读,从一个“人”的角度去诠释至高无上的帝王,诠释那些权重位高的王公大臣,并透过他们去诠释历史上那些大时代、大变局,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有评论家认为,《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作品有使人不能抗拒阅读的快感和诱惑,其奇妙之处就在于文学和历史结合得非常好。《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中国人史纲》(全三册,柏杨炼狱之作新插图版,同心出版社)都因作者个性化解读以独特的视野找到知识分子对历史的感悟,又能使大众对历史有更生动、更清晰的认识,开创了这个时代独特的“历史文学”。

  图书市场和读者一起,在时代的前行中逐步走向成熟,出版社一段时期的跟风现象有所收敛,真正的好编辑具有独立的眼光和判断。《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不仅在国内引起各阶层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在国际上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的重视,2007年年中同时在英语国家发行,首开中国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英文主流市场的先河。从畅销或非畅销变成常销,这大概总是好书的必然经历。(记者 舒晋瑜)

  直击畅销书时代

  ●什么是畅销书

  ●畅销书的营销链

  ●书店的畅销书标准

  ●2006年畅销书点评

  

直击畅销书时代2006上半年:愈争议

  黎波:资深出版人,出版人培训师,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主要策划图书有《痛并快乐着》、《不过如此》、《水与火的缠绵》、《平淡生活》、《手机》、《狼图腾》、《时刻准备着》、《我的世界我的梦》等。

  黎波:畅销书是什么

  畅销书的选题没有标准。如果一定说有标准,那就是目标人群接受的最大化。卖书首先要知道卖给哪些人,卖书会有一定的标准。也许有人会说我的书是卖给读书人看的,但是,读书人有专门读书的,有业余读书的,只能按照书的种类的不同,去细分人群。

  很难想像一个出版社什么书都能做成畅销书,比如,美国成立的专业公司迪斯尼,它只做动画书,它也只懂做动画书。这个行业特别需要专业技能,一个既能编文学,又能编少儿,还能编人物传记的编辑几乎没有。另外,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中,谈畅销书,却没有一个按市场机制进行保护的体制。现在只能说是按葫芦画瓢,大家比划。

  要判断一本书卖到多少万册,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有多少人在需求这本书,这本书的供应量是多少,写到什么程度,信息传播到什么程度,与目标读者接轨不接轨。比如说青春读物的读者,他们有时候是不看什么宣传的,他们自己有圈子在口口相传,也有自己的网站。

  但是,光知道有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知道这种需求它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特点,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喜好和消费能力。比如小孩的书,之所以不做成大开本的,是因为小孩有些时候喜欢在课堂上读书,怕老师看见;而且,课本都是大开本,腻了。小孩的钱不多,也不能给他大开本,定价不能超过20元,如果希望他感觉这个书值,可以给他一些馈赠的东西,比如香水橡皮什么的,就比较容易吸引他。封面设计这块,小孩见东西见得少,喜欢比较花哨、浪漫的东西,可以激发他的想像力;而成年人比较喜欢实在的东西,不喜欢花里胡哨。目标人群的需求不一样。

  具体到宣传营销,现在很多出版社没有这一块专门的部门设置,就是编、印、发。首先要把这个部门,或者人员设置出来,才能一家家盯着书店,或者媒体。有设置,还得有理念。但如果确定要进行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就得有专业人才。一个出版社年出书品种少则几十种,多则几百种,怎么宣传,那就得有流程的控制。哪些书重点宣传,重点宣传怎么做;哪些书一般宣传,一般宣传怎么做。包括建立自己的媒体网络资源。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相当细。而且,设置这个部门是要花钱的。

  就畅销书而言,方方面面体制束缚太多,需要经过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不死人,大家都想在现有基础上过好,不可能;另外,所有畅销书的策划活动不是一个编辑能完成的,畅销书是需要一个团队去运作。对市场要有判断,但如果没有人配合,一样做不起来。团队的理念必须一致,流程必须合理。

  

直击畅销书时代2006上半年:愈争议

  白冰: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原为作家出版社副社长,知名出版人。早年在作家出版社时便操作过畅销书《英国病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掌门接力出版社后,操刀一套又一套畅销书,如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持续销售四五百万册,推动了少儿出版本土原创势力的崛起,蔡骏的悬疑小说系列引爆国内原创悬疑写作风潮。

  白冰:畅销书的营销链

  畅销书的选题是有标准的。畅销书的定义,就是能够切中时尚热点、文化热点、社会热点,以线性读者群,为目标市场的差异型图书产品。所谓线性,就是它的读者层面非常大,读者群可以穿越职业、年龄的区别,文化素养的不同,和性别的不同。畅销书,应该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的三者合一。比如《狼图腾》、《哈利·波特》、“马小跳”系列,是必须承认它具备前两种价值,因为它具备了前两种价值,所以它才获得了市场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畅销书的概念,绝不是作为文本时产生的,而是在流通领域过程中形成。

  何谓热点呢?比如我们出青少年读物,就必须对青少年读者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阅读需求,他所喜欢的图书的种类、图书的开本、图书的样式、他们喜欢的作家有清楚的了解。要了解读者喜欢的,才能给读者需要的,因为我们是给读者做书。

  做企业,是战略决定成败,做产品,是细节决定成败。图书也是产品,要让读者在五六分钟内选定一本书,书名、内容提要、简介、腰封、封面的字体字号、封面的构图等,都要求富有视觉冲击力,能体现这本书的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畅销书的营销必须要基于文本,因为文本为王,同时要基于目标读者的喜好,基于市场。每个图书的文本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做出适合这种文本的营销计划;其二,所对读者的不同,决定策划方案的不同,媒体选择的不同,还有营销方式、营销时机的不同。

  当然,现在很多出版社也高度重视宣传,但往往那种信息的宣传还是消失得无影无踪。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得从文本找原因。如果文本本身有问题,花多少人力物力都不会管用。

  还有,就是你的营销方案应该是独特的,如果它不是独特的,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么就是无效的。

  其三,营销是否按照方案做到了位。有时候方案很漂亮,但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一杯酒最后变成了一杯水。落实,落实,再落实,这就是营销的秘诀。

  渠道是客户管理问题,所有的客户管理都必须要求信息通道的畅通。而且你的客户群体应该是有效的,他们对市场的组织能力很强,市场反应要敏捷,这样的市场网络才能做好。大的畅销书有时效性,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比如说盗版,所以,整个操作、征订、供货、调货都是要生死时速。要求整个营销是全员促销、全程促销,各个部门都要为扩展客户群而服务,去努力。促销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会两个会,或者几篇稿子的问题,而是完整有效的促销方案,一步一步稳健靠近。

  大的畅销书必须要大的展示空间,它必须码堆,平摆,一旦销不动了,它就被立起来了。但我们反对买榜,也反对虚假报数,还是要对终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促销工作。营销不仅仅是宣传,宣传只是整个营销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营销所有环节都要做到位,工作才会有效。如果仅仅理解成媒体宣传,就会大错特错了。

  营销包括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组稿,完成产品设计,编校工作,定价,什么时候上市,销售时的网络调整,一直到回款,把钱收回来,还得不断宣传,延长图书的生命周期,然后再进入选题,进入循环。

  

直击畅销书时代2006上半年:愈争议

  郑重:浙江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助理

  郑重:书店会选择怎样的畅销书

  目前,绝大部分书店对畅销书的判断还是基于经验,往往还是通过市场销售来检验。当然,有意识地主动挖掘一些畅销书,也是一些业务尖子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根据他对所分管门类图书的理解。畅销书也有它的特征,比如,往往是名家名作,或者,某一部畅销书会带动某一种类型的写作畅销,比如,影视互动的,比如,全球营销的攻势,等等。

  当然还包括一个形式上的判断,比如说这本书的品相,尤其是对于儿童书。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比如青春文学,或者很温情,很酷,或者很浪漫,针对成人的就有成人的风格,悬疑的就有悬疑的特点。有些书外在没有做到位,该畅销的也没畅销,这种例子也出现过。总之,书店会根据市场采购的经验,和图书市场零售的一些经验来综合立体地判断哪些书好销,哪些书不好销。

  新书到了书店,一般以半个月为检验周期。如果半个月销售良好,会马上添货,如果半个月销售一般,那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对于卖场来说,产品永远是供大于求的。所以,出版社的市场工作还是应该做得细一些。出版社向渠道的推销肯定是渠道信息来源的最主要的方面,渠道的判断更多的还是来自出版社所提供的信息。上游对产品的理念、有效信息的传递,看谁给渠道灌输得更多。当然出版社提供的信息中也有泡沫。

  这种灌输的方式可以通过传媒,通过业务人员,或者对客户的培训,或者内部的宣传资料,乃至短讯或者其他的信息告知系统,营销的本质就是信息的营销。(陈香)

  来源:中华读书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