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家庭关系”和“贫困世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6:53 浙江在线

  “家庭关系”正成为大学生求职路上的隐形门槛。记者在济南采访了部分贫困家庭,发现他们上大学的子女因为没有“家庭关系”都面临就业难题。有关人士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6月18日新华网)

  所谓“家庭关系”,其实就是看毕业生的父母是什么人物,有没有权力,有没有足

够的社会关系。如果毕业生有非比寻常的“家庭关系”,那么即使本身学业成绩平平,用人单位也会青睐有加,迫不及待地“虚席以待”,而如果家庭没有“关系”,那么就算你有真才实学,也未必会被“择优录用”。比之于户口、性别、校别等“求职壁垒”,“家庭关系”更是一些毕业生的难以逾越的隐形门槛。

  聘谁不聘谁,用人单位自然有自主权,然而当自主权异化为隐形门槛,用人单位以有无“家庭关系”作为聘人用人的尺度,折射出的不仅是官场与市场的暗通款曲,而且使本已不平坦的就业路更为坎坷,又令多少没有“家庭关系”的毕业生为之寒心?社会主流舆论一直倡导德才兼备、公平竞争的人才观和价值观,是为价值导向。但是倘若德才兼备一碰到实际就成了镜花水月,公平竞争敌不过一个“家庭关系”,那么所谓价值导向又能导出什么方向呢?

  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向“上”流动,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是弱势群体心中的梦想。然而“家庭关系”成为职场难以逾越的隐形门槛,则是粉碎了这种梦想。前不久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纷纷警告说,贫弱群体目前有定型化趋势,并且代际传播态势明显增强。“贫困世袭”通过职场的隐形门槛露出的端倪,我们切切不可轻视。

  如果说老一代贫困阶层还能“穷来顺受”,甚至阿Q式的“安贫乐道”,那么贫困一代的子女则更多了愤世嫉俗。他们有着改变其经济社会地位强烈渴望,而在正常的向“上”流动渠道人为地被阻塞的背景下,强烈渴望就会异化为心理失衡。如果说当他们成为“边缘人类”,这相当庞大的与其父辈已迥然有异的群体,实际上已成为了可能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冲击波。

  显然,加快用人改革,推进“阳光招考”,已不只是一个职场公平的问题。政府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和责任来考量就业、教育和社会再分配问题,为贫弱者创造和提供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渠道,否则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埋下重大隐患。


作者: 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