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农民工安居才更会乐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8:00 光明网
马文刚

  6月13日,外来打工者正在公寓餐厅享用免费午餐。当日,江苏省姜堰市一栋外来人员公寓楼正式启用,来自河南、安徽、四川等地的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入住公寓楼。公寓为5层大楼,集宿舍、餐厅、阅览室、健身房等于一体。(《工人日报》6月15日)

  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农民工已成为一个特别庞大且不可或缺的群体,与工作在城市的市民们一样,农民工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人,是城市建设一些领域里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干的是粗、脏、累的活,住的却是狭窄、拥挤的工棚。城市建筑面貌改观了,市民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是亲手创造了这一切的民工兄弟却依然“扛起那个冷铺盖不知道在哪睡。”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深圳建筑工地上打工的400万农民工,多数都挤在工地上的工棚里,很多工棚是用石棉瓦搭建起来的,到处是窟窿,床也就是把竹子绑起来分成上下铺,铺一层木板再加一些草席就成了他们的安身之地,并且有些工棚是男女混住,住在里面的夫妻也就是用布帘木板隔一下,避开其他人的视线。即使是在改变农民工居住条件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武汉市,能够入住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的仅有7383人,而武汉外来人口登记数达80万,能入住民工公寓的农民工仅为在武汉务工民工的0.923%,99%的农民工还“没有家的感觉”。前两年《潇湘晨报》甚至还有过民工挤住猪圈的报道:“地处长沙车站北路某工地一个不到10平方米、由猪圈改成的小住房内,竟然住着一大群民工,因为人多,一名民工曾在这里因窒息而死。”

  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每年春节之后吸纳8000万以上的民工,城市商品房和廉租屋不可能租给民工居住,而专门的城市民工住房却未能随着民工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供需矛盾严重。城市化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的必然发展趋势,如果农民工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因在城市居无定所象候鸟一样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而不仅仅是不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属感是调动一个人生活、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心理原动力,对一个企业、社会来说,占人口相当比重的农民工有了归属感之后,企业才会发展得持续、健康,社会才会更安定、和谐。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和谐。姜堰市建造员工公寓,解决500多单身农民工住宿难的问题,可能仅占当地农民工“工者有其居”的很小比例,但此举体现了对农民工的尊重,显示了城市的亲和力、凝聚力,是一种平等接纳,不是伪善恩赐,是一种公正对待,不是狭隘妒忌,使民工安居后会更乐业,为更好地关心农民工开了个好头,值得颂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