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携手同心辟新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3:11 大江网-江西日报

  

携手同心辟新天
拔地而起的灾民新居。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6月的九江地震灾区,一幢幢规划整齐、设计新颖的崭新房屋镶嵌在田野和山坡上,成为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记者如不是亲眼看到地震灾后重建的标语,真很难想像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历

过一场里氏5.7级地震。

  灾区人民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在建设新家园的同时,激情创业,奔向美好未来

  近日,记者来到地震中心附近的瑞昌市桂林街道大塘村,许多灾民已住进了新居,喜笑颜开。灾民何海勇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冰箱、彩电、家具等统统被毁,只得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举行婚礼。当记者走进何海勇的新居时,小何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妻子在瑞昌市步行街开了一家内衣店,我在一家婚纱摄影店打工,打算多挣些钱,扩大内衣店,与妻子携手创业。”

  在瑞昌市南义镇程家村二组特困灾民熊贻忠的新居里,熊贻忠笑容灿烂,他激动地说:“我家5口人,房屋去年被地震震坏了,要拆除重建,政府不仅拨给我家建房补贴1.1万元,还组织砖厂老板免费送给我家3000多块建筑用砖,帮我家的新房建好了一层,共产党真好哇!”

  陪同记者采访的南义镇副镇长程广红告诉记者:“南义镇有7户地震灾民在新房快建好一层时,由于家里穷没有钱买砖,镇政府立即动员砖厂老板结对帮扶困难灾民,一个砖厂为一户困难地震灾民捐3000多块建筑用砖,帮困难灾民建新房。”程广红说,为帮助困难灾民创业,南义镇引导他们发展特色种养业,以销促产,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九江县新塘乡紫荆村7组地震灾民刘克谊,家里房屋在去年地震中被震毁,要拆除重建。但他在灾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借钱在村庄里开了一家近百平方米的商店,经营农药、化肥及日用品等,方便村民购买。

  他说:“面对灾难,只有坚强,我相信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

  面对地震灾害,九江地震灾区人民不等不靠,自立自强,演绎了一幕幕重建家园的动人场面,谱写了一曲曲创业之歌。如今,2.59万多户灾民已建好了一层楼,住进了新房,并都在积极创业,奔向美好的未来。

  拆危房,建新居。灾区人民一切从头开始,一个个新农村社区矗立在灾区的土地上

  九江地震灾区人民艰苦奋斗,在灾区土地上建设新农村。

  记者在九江县城门乡金兰村百果树新村看到,一幢幢小楼整齐划一,在绿树翠竹的簇拥下分外耀眼,绿的是叶、白的是墙、红的是灯笼和对联……真没有想到地震灾民的房屋建得如此美丽。

  灾民赵大柳正在粉刷新建的两层楼房,他笑着告诉记者:“我这房子一层就有96平方米,家里装有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我们灾民的生活与城里人比也差不多。”他指着后面的山坡说,不久后,这个新村将在山坡上统一建猪圈,还要建一个大型的沼气池,每家每户用沼气煮饭,到那时,生活会更方便。

  记者在赵大柳的新居里注意到,新建的房屋全部是实心墙,并且还有12个立柱,与过去明显不同。赵大柳说:“过去我们农民建房都是空心墙,去年都被地震震坏了。现在建房也像城里一样,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建房,尽管成本高一些,但我们住得放心。”在百果树新村,记者还看到,每家每户门前都有4.5米宽的院子,院子外是5米宽的路,现已铺了砂石,准备修水泥路。路两边建有下水道和化粪池,家家户户都是水冲式厕所。赵大柳笑着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地震灾民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

  正当记者若有所思时,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瑞昌市高丰镇灾民吴高亮一家正在鞭炮声中喜气洋洋地迁新居。记者在吴高亮的新居看到一副对联:“重建家园万里真情党引路,再兴伟业百年大计民安康。”充分表达了九江地震灾民的心声。

  永丰村地震灾民新村灾后重建小组组员、老党员吴丰庆告诉记者:“在灾后重建中,我们组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房,统一规划设计,前排和后排之间相距8米,中间有5米宽的路,并建有绿化带,装上了自来水,每家每户都是水冲式厕所。许多灾民还主动让出宅基地给12户搬迁户建房和修路、绿化等。”

  据了解,九江地震灾区按照“立足未来、着眼当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质量、快速高效”的要求,农村实行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标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建设灾民住房;城市建小区,灾民房屋设计主要是五层到六层的公寓楼,小区内有农贸市场、幼儿园、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同时在规划设计上强制执行国家防震标准,按照七度设防来建设,可以抗击破坏力为7级的地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灾民住房。

  九江地震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工作,灾区面貌焕然一新。102个灾后安置点的灾民正迈向幸福、安康的美好明天。

  本报记者练炼何深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