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政协提案之二十五:让农民工能吃上放心三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5:50 山西晚报

  

关注政协提案之二十五:让农民工能吃上放心三餐(图)

  谈起伙食的卫生问题,这些农民工说他们已经有些麻木了

  案由:保护农民工的饮食健康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提案人:游长虹

  提案摘要:农民工的餐桌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近两年来,许多农民工成为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时农民工集中的工地也往往是传染病流行的重点区域。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我国目前相关法律对工地食堂监管的可操作性极差,应该建立一部地方性法规规范工地食堂的管理,确保农民工生命健康权。

  记者探访

  工地食堂有点脏乱

  进入6月中旬,太原的天气变得酷热难耐,又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期,建筑工地的食堂卫生状况怎么样?6月13日以来,记者陆续走访了太原市部分工地。

  记者来到了城南某建筑工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据介绍,整个工地约有八百多名农民工在干活。工地西北角是工人们的生活区,不少工人正在洗衣服,在他们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他们的食堂。进入食堂,几位师傅正在忙活。黑乎乎的地上污水横流,让人无处下脚。食堂的工作间有七八平方米大的样子,物品杂乱,一个大盆里泡着一堆生肉,另一个大盆里放着一些半成品肉,苍蝇嗡嗡乱飞。

  在另外一家规模较小的工地上,工人们已经开始就餐了。七拐八绕,记者进入该工地食堂,这里面积更小,六七个来打饭的工人就挤了个满满当当,地上还堆着菜叶等垃圾……

  记者走访了几个工地食堂,发现普遍没有专用食品加工间、食物储藏间,而且上下水系统、防蝇防尘设施等都不符合要求。尽管几家工地食堂相关人员声称,食堂有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也有健康证。但当记者提出希望看一看这些证照时,他们都顾左右而言他,表示证件不在,得等负责人回来才能看到。

  民工说法

  没有办法只能习惯

  “习惯了就好了。”6月14日,在工地上,记者就食堂卫生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些农民工,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回答。农民工们一边蹲在地上吃饭,一边和记者聊,“咱们干活的身体好,没那么娇贵。”

  而一些农民工则抱怨食堂的饭不好吃,而且还不便宜。对于卫生问题,他们说,眼不见,心不烦。

  也有一些农民工比较担心。“我们也怕不干净,得了传染病什么的,可有什么办法,这么多年出门在外,不习惯也得习惯。”一位来自江苏的农民工表示,他以前就曾在另外一家工地上吃坏过肚子,当时好多人都上吐下泻,好几个严重的工人还被送到医院输液。出事后,包工头不让他们出去乱说。工人们说,工地上这种事情很平常,“哪个工地都有。”由于长期在外,工人们似乎对这些情况都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可以说已经有些麻木了。

  公司理由

  条件有限精力不够

  6月13日,某建筑公司项目部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对农民工的饮食安全还是非常重视的。然而,当记者对该公司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提出质疑时,这位项目经理马上转口:工地毕竟条件有限,不可能像家里那样,处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工人们那么多,每天能尽量保证口味,把他们的饭按时按点做出来就不错了,所以,食堂卫生条件差也是客观事实。他接着说,公司为了节省开支,一般不可能在食堂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另一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向记者介绍,现在不少建筑公司干脆把工地食堂承包出去,这样既省心又省事。即使出了事(食物中毒等),也是承包者的责任,公司没什么事。

  执法感受

  管理起来难度挺大

  对于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也很头疼。

  6月16日,太原市卫生监督所一负责人坦承,以前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饭店、食品加工厂、学校等场所,对工地食堂关注较少,管理不到位,而且在管理过程中遭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

  工地食堂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等因素,直接导致了管理难。目前,最让他们头疼的是,法律、法规对流动性大的单位食堂监管可操作性极差。当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得知某工地有自办食堂,前去检查时,可能这个食堂已经关闭了。如果责令该食堂停办,马上会使农民工面临吃饭难的问题。目前,执法部门去工地后,只能是多宣传,把保证食品安全的利害关系讲一讲,此外,没有太多办法。

  多方观点

  尽快立法明确责任

  一些建筑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工地食堂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责任问题,方方面面都想省钱、省力,推诿责任,食堂卫生肯定抓不好。如果有关部门能把责任归属问题明确下来,一出问题就找第一责任人,他也就不得不重视了。

  “要保证农民工的食品安全,当务之急是针对工地食堂的特殊性,进行地方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和健康权。”太原市卫生监督所法制科游长虹科长表示,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部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让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农民工食堂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而法律界人士认为,保障农民工权益不单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建设部门、劳动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常慧忠

  即席评论

  高温天气里关注农民工

  多少次农民工职业健康调查表明,农民工是受职业危害最严重的群体。本报今日刊发的政协委员提案和记者调查,再一次把改善城市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问题提了出来。

  农民工进城务工,多从事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他们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安全和健康权益常常被人们忽视。一幢幢大楼的建设,总有一个个简陋的工棚蜗居着农民工兄弟,工作苦、脏、累、险,吃住又条件很差,超负荷的劳动强度,恶劣的生活环境影响着农民工的健康。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炙烤着我们城市的执法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国家已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重要的是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查处违规企业,并督促用工企业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目前,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主动出击、检查,保障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职业健康。

  本报评论员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