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五周年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8:25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2001年6月,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成立,受市卫生局委托行使卫生监督执法职能。根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其主要职责为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其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与学校卫生等工作;依法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管理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

  在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五周年之际,记者专题采访了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周自新。

  他表示,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以来,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卫生监督“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廉洁、公正、严谨、高效”的单位精神,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卫生综合执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处全国同类城市卫生监督所前列,并先后荣获“省、市文明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集体”等50余项荣誉,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周自新所长还从八个方面向记者简要介绍了五年来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卫生执法行为得到明显规范

  市卫生监督所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便民,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权责一致意识。严格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遵循卫生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定,不断完善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坚决杜绝执“人情法”、“特权法”等错误行为,做到不枉不纵。建立健全卫生许可、监督检查和执法稽查“三分离”的卫生监督执法约束机制,实行服务“五公开”,落实首问负责制,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便民服务,有效地保证了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严格卫生许可程序和条件,规范许可行为,建立了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联网的实时卫生许可管理系统,提高了全市公共卫生行政审批质量及管理效率。

  食品卫生监管取得显著成绩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食品卫生监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打劣扶优的原则,不断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依法维护食品市场经济秩序。

  除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外,还紧紧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食品卫生问题,先后开展了小饭店、小卤菜店、保健食品、水发产品等60余项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五年来,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8.7万余户次,行政处罚10000余户次,没收违法所得150万元,取缔非法食品加工窝点近1500户次,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9.6万公斤。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食品,开展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共抽检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样品3301份,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抽检结果82次,指导市民食品消费,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形成了巨大威慑。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创造佳绩

  多年来,市卫生监督所围绕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严格卫生监督,及时消除食物中毒隐患,切实做好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在广播电台高频次、连续播放预防食物中毒公益广告800余次,在电视黄金栏目播放30秒的预防食物中毒动画电视公益广告500余次,还编印了《讲究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彩色宣传手册15万份,分发给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全市共举办预防食物中毒培训班285期,培训人员25000余人次;举办全市卫生监督员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处理培训班,进一步规范了食物中毒报告、调查处理工作。同时,不断强化餐饮业、学校食堂等食物中毒高危行业的卫生监管,以大力推进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为契机,督促餐饮单位改善卫生硬件条件,提高自身卫生管理水平。

  五年来,我市食物中毒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2003年以来,全市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全市食物中毒起数和人数分别比2003年下降了72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

  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圆满完成

  强化大型活动卫生监督,做好食品卫生保障工作是卫生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确保大型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不仅关系到南京的城市形象,也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高度重视大型活动的食品卫生保障工作,认真制定保障方案,严把接待单位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关,开展用餐菜单预防性审查、驻店监督与巡回检查。

  几年来,全市先后完成了“世界华商大会”、“六艺节”、“十运会”、“名城会”等100余项大型重要活动(会议)的食品卫生保障工作,共出动监督人员80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780户次,确保了大型重要活动接待宾馆饭店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尤其在“十运会”卫生保障工作中,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树立“宁为十运安全多流汗,不为中毒事故流眼泪”的意识,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国内大型运动会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奇迹,市卫生监督所荣获市委、市政府“‘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称号。

  医疗综合执法迈出坚实步伐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医院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医院污水处理等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监督,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围绕医疗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行医资质,加大非法行医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在非典预防控制工作中,卫生监督机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全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和医护人员防护措施等的监督,并先后组织开展了餐饮业、公共浴室、商场、消毒剂等12项专项整治行动,为我市取得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2003年以来,全市共检查医疗卫生机构10000余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9件。

  同时,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取缔无证行医的“黑诊所”1000余户次,收缴药品及医疗器械9000余件,价值200万余元,使全市的医疗服务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市卫生监督所积极配合市卫生局完善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并将其作为锻炼队伍、培养作风、提高技能、完善预案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及其人员的卫生应急处置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非典、禽流感预防控制、“傣妹火锅案”等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卫生监督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采取控制措施,反应迅速,沉着应对,处置得当,表现出了较高的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多次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市卫生监督所围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卫生监督队伍,不断加强监督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长效培训,建立卫生执法质量量化考核,极大地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南京市卫生局组织全市监督人员在南京炮兵学院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了为期12天的封闭、强化、规范的军事训练。全市卫生执法人员在非典预防控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南冠月饼案”查处等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思想品质。

  其次,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监督人员的培训,建立人员准入、考核和聘用等相关制度,把培训考试结果作为监督人员年度考核的必备内容。五年来,市卫生监督所先后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监督人员6000多人次,使监督人员的执法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市、区县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业绩考核办法,已初步建立起三级执法质量考核体系,加大了执法稽查力度,增强了监督人员的紧迫感,强化了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卫生执法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行业作风建设展示良好形象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纪律严明是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保证。市卫生监督所建立完善行风建设责任制和行风禁令,制定完善了“卫生执法职业道德规范”和“行风建设十不准”,建立监督员职业道德档案和行风反馈机制,定期考核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在行风自我考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社会行风监督员社会评价制度、开展行风满意度问卷调查、定期登门随访征求意见、设立行风举报投诉箱及电话等途径,及时跟踪监测行风执行情况,了解社会各界及卫生管理相对人对卫生执法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自勉、自纠、自改。

  五年来,市卫生监督所行风满意度测评始终保持在97%以上,树立了良好的卫生执法新形象。

  最后,周自新所长表示,在“十一五”期间,市卫生监督所将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若干规定》、《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卫生监督机构的内涵建设,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及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南京、保障群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谢国祥房康南京日报记者倪秀萍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