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要为孩子强制“设计”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8:49 温州新闻网

  一年一度令人有些“心惊肉跳”的高考,终于暂时落下了帷幕,但因应试教育而带来的各种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却开始传来。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孩子不仅没有“成龙”,很多连健康“成人”的基本教育目标都没有达到,个别极端者甚至走上杀人毁灭人生的不归路,令人哀叹。

  新华社昨日报道,广东工业大学大二学生董吉军,去年9月份因要求退学重考北京的

重点大学被父亲拒绝(父亲为儿子规划的未来是:先在广州读书,毕业以后再出国留学),而与父亲发生冲突,他连砍30多刀,杀死了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亲。庭审中,董吉军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是想杀死他。”其坚决的话语和仇视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再如,今年2月21日,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一位大一学生,因忌恨报考专业为父母所迫,跳楼自杀。一幕幕悲剧令人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我们的家长应该从中反思、领悟点什么。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养育子女、教育孩子最要紧的目标是什么?难道是那些外在化的、功利层面的“成龙成凤”吗?”上重点大学”、“留学海外”、“光耀门庭”等,这些本来是手段或工具甚至极端功利意义上的东西,现在被异化引导到似乎成了教育目的本身。大家在追逐这些外在、功利的东西时,将内在的人生意义和培育孩子健康成人这个根本性的教育目标给“忘”得一干二净。董吉军为什么不顾老师和父亲反对,要退学重新考所谓“重点大学”,甚至不惜杀父来达成自己的“宏愿”?其实,他就是被绕进了这个死胡同。像董吉军这样上了大学为了“争口气”重新高考,不考上重点大学“誓不罢休”的例子,我也听过朋友的切身苦诉。不过,这位朋友很“开明”,没有干涉孩子的“内政”,但孩子却因此而支付出多大的人生成本啊!把大量美好年华花费在考试争胜目标上,该是一种多大的生命耗费或资源浪费。

  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反思一下思想方法是否从根子上出了问题?我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但是,我们在平日教育孩子的时候,是真的将孩子作为一个主体人格来看待的吗?是否真的从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意愿或喜怒哀乐出发,去做有关教育规划或决策?是不是在相当大程度上,将自己实现或未实现了的宏志遗愿,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反而假借“为了孩子”的利他名义,去实现自己私自的人生目标?对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扪心自问”地做客观回答,相当多的家长可能就有些脸上发烧了吧。追索这样的“家长主义”作风之根由,可以有千年文化传统基因,也有数十年来庸俗的、功利的社会观念影响,总之,为孩子强制设计人生、强加给孩子很多功利名禄指向,是一种违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典古训,以及“己所欲,亦不轻易施于人”现代市场经济民主思想的一种做派。真切希望我们的家长自悟警惕才是。

  目前,正值高考填报志愿之际,希望家长能够身体力行,在填报志愿时多考虑孩子的兴趣、多听听孩子的意愿,将孩子自己当做主体,尽量让他们自主决策。毕竟,人生的路要他们自己去走,家长不能扶他们走一辈子。想想看,我们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如果父母现在仍然站在你的面前,指手画脚“规划承包”你的人生,你又做何感想?所以,为了少些人生悲剧、多些人间幸福,我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自由还给孩子,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

  □李宝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