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北京干部在河北迁安的“四个没想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10:45 四川新闻网

  本网特约评论员 汪金友

  6月17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从迁安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迁安举行,来自北京七八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应邀出席。在看了迁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持成就之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用“四个没想到”来概括了自己的感受:“没想到迁安农村环境这么美,没想到迁安农民收入这么高,没想到迁安新农村

搞得这么好,没想到迁安城市搞得这么棒!”(载6月18日《河北日报》)

  迁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确实比较突出。从2003年开始,他们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的工作思路,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院街净化、能源沼气化”为突破口,大打村容村貌治理攻坚战,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7.7亿元,铺设水泥路3586公里,村庄累计植树种花774万株,建设沼气池6.6万个。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405个村实现了主次街道全部硬化,农村街道硬化率达到9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6.6%。

  北京距迁安只有200公里的路程,而且高速公路可以直通。也就是说,从北京驾车出发,只须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迁安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为什么北京的一些干部,而且是专门研究经济的干部,对迁安农村的环境、迁安农村的建设、迁安农民的收入、迁安农村的经验,竟然统统都“没想到”呢?

  其一,说明我们对一些先进典型经验总结宣传的不够。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很多的好经验没有被我们发现,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几乎在每个市、每个县,都能找到很好的典型和样板。

  其二,说明我们深入基层的时间和机会仍然太少。地处京郊,又在高速公路边上的迁安,尚为北京的一些干部没有想到,至于那些偏远的山村,就更难想到了。

  其三,说明我们想要取经的时候,不必走得太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它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而如果自己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石头”,又何必远去“他山”?

  最近盛传着一条消息,说中国的有关部门,为了促进国内的“新农村建设”,而有意取经韩国的“新村运动”。并计划在未来的3年内,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而且有些省市现在已经开始行动,大批的中国公务员,正在出访韩国。(载6月16日《报刊文摘》,6月9日《财经日报》)

  不知道想组织这项活动的有关部门,知不知道迁安的经验。如果不知道,那么我建议你们来看一看。不仅要到迁安看一看,而且要到国内很多的地方看一看。如果在国内就能学到这些经验,就不必组织3万人去韩国了。因为那要花多很多的钞票,老百姓看了心疼。

  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确实存在着“两少”。一是领导机关的干部下基层少。即便下来,也只是下到宾馆里,下到饭店里,下到下一级领导干部的人堆里。这样的“下”,其实还是“上”。因为你得到的信息,仍然是从领导到领导,从上层到上层,和汇报材料上看到的一个模样。二是基层干部相互交流的少。有一些人,总觉得自己聪明,总觉得自己这里搞的不错,所以对周围兄弟单位的经验,经常是嘴上“服”,而心里“不服”。即便取经,也要舍近求远。

  北京干部在河北迁安的“四个没想到”,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值得我们冷静的思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