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才能体现家长诚意?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0:08 红网 |
“整整一周,我们都在发愁该交多少钱,多了承受不了,少了怕孩子没学上。”日前,海淀区门头村小学、红旗村小学这两所公立小学的多名学生家长称,校方宣布两校将合并,并迁入新址,要家长交纳捐资助学费。校方表示,这笔钱将用于新学校专用教室的建设,交钱体现家长的诚意,数额没有规定。家长质疑,钱交得越多越好?(《新京报》6月20日) 两校合并,并迁入新址,本来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让家长自愿交纳适当的捐资助 学费,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令家长们困惑的是,校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交费标准,交多少钱才算合适呢?多少钱才能表现出诚意呢?据悉,为了显示诚意,此后家长们相互打听,有的家长向班主任或熟悉的老师打听,老师回复,交得越多越好,有的干脆说,数额是3000元,少于3000元的都不会有入学机会。最终,校方给出的回应是,家长应能承受1000元底线。此时也终于不难理解“此举被家长们视为变相乱收费”了,底线标准是学校内定的,数额多少是有讲究的,没有强制要求你,却胜似强制好多倍。因为这样做,打着“捐资助学”的幌子,没有了“乱收费”的嫌疑,学校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坐收众家长的“捐资助学费”了。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收取借读费或赞助费,但对捐资助学没有明确规定。 前不久零点调查公司与指标数据网合作完成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和医疗支出,已成为导致贫富差距的最大因素。国家发改委发布去年价格举报热点,教育乱收费仍居各类举报之首。教育乱收费大大加重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危害教育公平,同时滋生了多种消极腐败现象,社会各界议论颇多,从这个方面来说,让学生家长“捐资助学”的确有乱收费加重负担的嫌疑。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乱收费猖獗,以及学校自圆其说的解释,这笔钱将用于新学校专用教室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教育体制的一些缺陷,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对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而群众为教育支付了巨大的成本,许多家庭已经不堪重负,民生理念的淡漠以及教育公共性意识的匮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而这一切,还是源于优质教育在中国还属“短缺资源”。可以说,之所以出现捐资助学这一说,不过是当前优质教育在中国还属“短缺资源”的背景下,是当前愈演愈烈的择校风的扩展和延续。 要破解乱收费,降低教育支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寻求突破。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指出,“投入不足”只是一方面,在教育乱收费背后,一是部分学校出现奢侈之风;二是存在一个灰色利益链条。这也就为解决高收费、乱收费问题指明了方向,治标治本之策,还是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和机制,着力提高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要使各个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必乱收费”和“不敢乱收费”,治理的必要措施是能够拥有威慑并督促教育部门的“武器”,也就是“重典”,实行“问责制”,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愿此次曝光,能够有始有终,学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相关部门能依法严格监管,也好澄清家长的疑惑,威慑那些蠢蠢欲动者悬崖勒马。 稿源:红网 作者:郭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