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山赤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4:17 光明网-光明日报

  

大山赤子
袁志诚,四川省古蔺县一个贫困山村的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带领村民在深涧上架起了桥梁,在峭壁上开凿了公路,演绎了现代愚公的传奇故事;开办“夫妻广播”,创办村级农技学校,让党的方针政策进入了普通农家,让科技兴农、勤劳致富的花朵在深山里开放;时刻把困难群众系在心间,谱写了一曲曲干群一家亲的动人旋律……他因此获得了四川省劳模、全国劳模的殊荣,成为了山区人民的骄傲。

  护家乡桂香村四周峭壁林立,深涧环绕,形成了天然封闭的“孤岛”。一条挂在悬崖上的小路,是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遇到下雨涨水,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也进不来。

  1994年,刚任支部书记的袁志诚下决心:在深涧上架桥梁,在峭壁上辟公路。接着就动员群众、设计施工方案、组建施工队伍。通过努力,终于募集到了18000多元启动资金。袁志诚丢下了家里的全部农活,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首先在深涧架起了一座高质量的公路大桥。

  桥修通了,再修公路。为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袁志诚无偿地把自家最肥沃的半亩多责任田拿出来补偿修路占用村民的土地。经过近4年的努力,终于从悬崖峭壁间凿通了一条贯穿全村18公里长的公路。

  10多年来,袁志诚带领群众打隧洞、修沟渠、引水源,基本解决了全村的农用水和人畜饮水问题;他把自家含辛茹苦挣的21300元钱全部投入学校,使破烂不堪的村校换了新颜;他带领村民改造老化的农电线路,架通了到村的电视光纤干线……一桩桩、一件件,温暖着、震撼着村民们的心。2005年,村民们自发组织为袁志诚送来了“爱民支书、一心为民”的锦旗。面对村民的贫穷和艰辛,袁志诚苦苦思索和寻找致富的出路。他想到了广播。但村里没有钱,他又毅然把自己搞代销、开药铺多年的积蓄近1.5万元拿出来,于1994年10月办起了以夫妻俩为播音员兼编辑、村组干部为通讯员的村级广播室。由于广播采用“夫妻对说”、“夫妻问答”等形式,村民把村广播室亲切地称作“夫妻广播室”。广播除转播中央台、四川台节目外,夫妻俩还结合村情,办起了“时事、法制、教育、科技”四个栏目。2006年,袁志诚又自购机器设备,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自己制作和播放贴近村民的节目。10多年来,夫妻广播每天都准时在山村响起,成为全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村民们学科技、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增强了,袁志诚又和妻子商量,拿出自己最大的一间房子和1000多元积蓄,置办课桌、黑板等教具,购买书籍,在1994年11月底,开办了“桂香村农技校”。11年来,夫妻俩既是不领一分钱报酬的“校长”兼教师,又是后勤服务人员。自己弄不懂的,就去请乡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乡镇教办知道袁志诚垫资办农技校,拿出300元现金奖励他,可袁志诚却把这300元钱购买丰产素、培训资料等送给听课村民。通过实用技术培训,2002年桂香村摘掉了“全县重点贫困村”的帽子。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群众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这是袁志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0多年来,他和妻子抚养过6个孤儿,每年为几个孤儿买文具、添衣服、送粮食、捐学费……2003年,村内6社年近8旬的残疾老人钟召怀,儿子儿媳都生病了,不幸又遇上住房滑坡,一家5口无处安身。袁志诚把一家人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暂时居住,并帮助钟召怀贷款、调整宅基地,为其建起了新房。钟召怀搬进新居后,感动得连声称赞:“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