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生的目标,不仅仅是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4:4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亓树新

  伊春市二中是黑龙江省级示范高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校就针对当时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理想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是非观念不清、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消费奢侈化、交友社会化、利益自私化”等问题和倾向,制定了“五个四”德育工程,内容包括“四苦”、“四诚”、“四自”、“四心”、“四爱”,注重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经过

提炼和概括,在2000年最终形成了奠定学生做人基础的“四自五爱”教育工程,它因此成为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自五爱”工程的发源地。

  与以往德育教育不同的是,“四自五爱”工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实现了3个转变:即从按管理者意志实施教育到按未成年人的需求设计活动;从未成年人跟着各部门的指挥棒“转”到各部门围着未成年人成长“转”;从要求孩子做什么转变到尊重孩子想要做什么,从而把居高临下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变成平等交流式的朋友关系。

  诸多细微的变化印证了这一点。每一天早晨,伊春市二中“成功门”下都会有礼仪生向同学问好,提示衣衫不整、书包散乱等行为;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成长记录袋,记下道德成长的闪光点;传统的纪律卫生检查也改为“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评比”,改变过去的通报批评方式为以表扬、评比为主的方式;校、级、班三级干部实行竞选,各类检查、评比、评优都由学生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自我约束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实施“四自五爱”工程后,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变了。原来“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就是班级前三名的“专利”,入党积极分子也必须是学习“尖子生”。而现在评价优秀学生、发展党员时,已将道德水准、文明素质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伊春市二中开办的“业余党校”也不设“门槛”,大门向所有学生敞开,目前该校有3276名学生提出了入党申请,有44名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伊春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齐秀娟认为,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铸就的,只有不间断地保持“恒温”,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的“底色”。

  全国“十佳”优秀中学教师张兆华,是伊春市翠峦区一中的班主任,他先后培养出19名数学奥赛“尖子生”,而他的经验则是“以德治班”。他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品行不端,即使学习再好,也是一件“次品”。

  3年前,从市里转来一名叫金正涛的“逃生”,天天沉迷于网吧和球场上。班主任张兆华先后8次找他谈心。“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悔改之意,但还欠东风!”

  有一天晚上10时30分,张兆华偷偷地在宿舍窗户外面观察金正涛,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抓住这一机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张兆华认真地表扬了他,从而激发起了他的学习热情,从此金正涛成为了一名刻苦学习的学生。在去年中考中,金正涛以全校排名第25名的成绩考上省重点伊春市第一中学。

  过后,金正涛的父亲握着张兆华的手感激地说:“我给你送来一个‘次品’,您却还给我一个‘精品’。”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张兆华回家时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窗户被擦得亮亮的。邻居告诉他:“金正涛来看您,您不在,就把您家的窗户给擦了。”

  张兆华感慨地说:“这个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

  作为一名林区教师,张兆华的工资每个月只有三四百元,南方一些中学欲高薪聘请他,市里也有3所中学要调他过去,他有一次确实动了心。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自作主张”地开了一次班会,学生们说:“张老师,今天我们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自豪,明天您会为有我们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张兆华流泪了:“我知道我再也无法离开了!学生们就是我的全部!”

  本报哈尔滨6月20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