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风驰半世纪 第二回 百年杨树记沧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5:1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风驰半世纪 第二回 百年杨树记沧桑
百年杨树记沧桑,小城往事被封装。向秀返乡寻旧居,直疑误入北苏杭。

  长在焦作市新华街的十几棵大杨树,虽经百年,却仍枝繁叶茂,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沃土。

  以焦作市的中心城区为中心,在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两个遗址类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景点:一个是位于城区西南郊,拥有3600多年历史的早商府城遗址;另一个是位于城区东南郊,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汉代古山阳城遗址。汉代山阳古城曾经是汉献帝刘协被贬后长期生活的地方,竹林七贤中的山阳人向秀,也曾在这里有过旧居。焦作就是在这两位城市老人的呵护下,不断长大的新兴城市。

  现代焦作市的兴起,与一种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的常规能源煤炭密切相关。1902年,英商福公司开始对焦作的煤炭资源进行较大规模的工业化开采,聚集了一大批河南省最早的产业工人,形成了现代焦作的城市雏形。100年前的1906年,这里就有了全省最早的外资道清铁路、全省第一个城市供水、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

  1906年,一位家住在东马市街(今新华街),以推小车贩煤为生的田积善,为了夏日乘凉,在自家门口种了16棵杨树。后因生意亏本,田积善的房产被英福公司没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还有人见过田积善在自己种的杨树下摆过“洋货摊”,后来便不知去向了。然而,他种下的小杨树却茁壮成长,成为东马市街的标志。后来,人们索性把这条街改称为“杨树街”。据焦西矿退休工人孙守学回忆,小时候,他经常与小伙伴在这里爬树玩,当时这些杨树只有水桶那么粗。一眨眼60年过去了,如今他已抱不住这些树了。

  同样住在新华街上的赵子英老人回忆说,杨树街是焦作这座百年工业老城中的百年商业老街,仅百年老字号的饭店就有“四海春”、“同兴楼”、“宴林春”、“增福轩”等好几家,而杨树街附近的“张三包子”、“邢家羊肉汤”、“靳贤书烧饼”、“陈二眼烧鸡”等焦作地方小吃更是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新华街上的百年大杨树和生活在大杨树附近的许多老人,都亲眼目睹了百年焦作的历史沧桑。

  1904年修建的泽煤盛街,是焦作市同时也是河南省修建最早的第一条城市道路,后来相继修建的城市道路还有:胜利街的前身中山西街,新华街的前身中山东街,民主路的前身福中大街,解放西路的前身中原大街,和平街的前身东新街等。那时候,仅有的几条大街,只有中山东街的路面是用煤矸石铺成的,最宽处不足七米,其余的大街小巷都是土路。

  新华街上的百年大杨树一定记得:1956年焦作设市后,归原新乡地区管理。198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将原新乡地区管理的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管理;1986年,原新乡地区管理的济源、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五个县划归焦作管理。1988年,济源被列为省辖县级市,由焦作市代管。目前,焦作市现辖四个县、二个县级市、五个城区。

  焦作市新华街上的百年大杨树可以作证:建市50年来,焦作市的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煤炭工业在焦作市的社会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时的人们,习惯把焦作称为煤城焦作,当时,焦作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焦作被称为新兴工业城市,完成了焦作市从资源型城市向资源开发型城市的成功转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焦作又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即将把焦作带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向以优质原煤享誉中外的焦作,突然间因为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被中外学者称为不可思议的“焦作现象”。这一现象表明:焦作市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从开发地下煤炭资源到开发地上山水资源,从开发矿山等有形资产到开发文化等无形资产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已经表明:经过50年的发展探索,焦作的社会经济,已经步入文明与进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过去焦作的新华街就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天津的竹杆巷、开封的马道街。如今的新华街,有点像大上海的南京路,在大杨树附近几十米的地方,集中了全国有名的餐饮娱乐企业:大杨树吧街、重庆秦妈老火锅、东坡故里眉州川菜、云南风情苑、香港酒楼及同一首歌、跨越时空等,假如有一天,向秀老先生来山阳重游自己的旧居,一定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莫非是走进了北国之苏杭?

  城市是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程度后的必然产物,焦作所依的区域古称覃怀,是早期中原黄河文明“三河文明”的中心区域之一。原国务院总理朱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偏爱焦作。为什么?

  请看《风驰半世纪》第三回:物华独厚惠覃怀(宋宝塘)

  中天一柱——天宁寺三圣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