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桃花坞、昆曲的生命活力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0:32 四川新闻网

  昨天,本报报道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日前发表的“地方剧种正在走向消失,中国戏曲面临危险现状”的危言。今天,本报又就“南桃北柳”年画的联姻尴尬作了访谈。不约而同的话题,引出同一个沉重思考:对中国传统精粹民间艺术,是像濒危珍品一样去立法保护、馆藏传世,还是让它返回民间,自我改造,重新焕发生机?

  在当下社会,中国的民间艺术如戏曲已经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戏曲的接受主体——普通观众对于戏曲作品的漠然,另一方面则是戏曲管理者和戏曲创作者在对待传统戏曲的态度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报今日重点版《“南桃北柳”联姻遭遇“门第槛”》一文中,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现状也堪忧,由于历史形成的曲高和寡,价格不菲的问题,普及率极低,民间购买者寥寥。

  不容忽视的一个背景是,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一批久负盛名的传统艺术如昆曲、苏州的苏剧、扬州的扬剧名列“传统戏曲”保护范围,而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评话和扬州清曲被列入“曲艺”旗下加以保护。由国家直接出面以法令的形式来对戏曲实施保护,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它既是对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如何面对传统戏曲争论的正面回应,更是从国家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正面保护。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喜爱戏曲的人数在急剧锐减的现实。“戏曲是形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艺术,遭遇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也属正常。”在城市,很多人不知道到哪里能看到戏曲;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学戏也没人看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正是戏曲市场迅速萎缩的根本原因。

  因此,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史,它走到今天的低谷状态,根本因素就是因为中国的戏曲一直没有在传承中走向真正意义的民众——只有真正走进民众的艺术才更具生命力。事实正在证明这一点,因第一个把相声引进剧场而爆得大名的郭德纲也坚持:“相声必须培养新观众,相声一定要跟电视网络等娱乐方式抢观众,才能生存。”“什么叫好相声?观众打破头抢票,那才叫好相声。”同时,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异常火爆,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民歌、地方小调在超女那里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久前,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再度进京并备受欢迎,就是最好的证明。6月16日至19日,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携手张辉、马鞍山黄梅戏曲团联合打造的黄梅戏《红罗帕》在安徽大剧院上演,1600多个座位的剧场,天天座无虚席,其火爆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也证明了“民间有市”不是虚构的盛景,只要贴近民众,戏曲照样大放光采。

  当下在传统民间艺术保护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将民间艺术种类视为文物,放到博物馆珍藏,即所谓的“消极保护”;另一种则是倡议将传统戏曲导入现代的元素,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创新,也就是所谓的“积极保护”。结合戏曲自身的生存状况,我们发现,从立法角度来保护传统戏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统艺术必须走向民众,那才是滋养其生命力的所在。绝不能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人工繁殖,掘地圈养,立法保护,那样,即便不绝种,生物的多样性也面临挑战。

  立法并不是对传统艺术的最佳保护,由政府出面强制惠顾也会事倍功半。对传统艺术进行立法保护后,如果由此就不加发展,不加改进,不加创新,不真正走进百姓家中、心中,任何民间传统艺术只能愈渐式微。(本报评论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