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流行在锦城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4:23 金豹网-锦州晚报

  

流行在锦城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吃

  

流行在锦城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吃

  

流行在锦城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吃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不用细找,在锦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以闻到小吃的味道,开办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夜市中小吃品种更是多得数不过来:烧烤、炸串、煎饼果子、麻辣烫……喜欢的人闻到了就挪不动脚步,不喜欢的人则是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又难闻又不卫生,怎么竟有人百吃不厌?不过说到底,由于有一张张大小嘴巴在背后的支持,锦州的小吃近些年不但巩固了传统,还引进了不少新品种。

  上周末,记者往返于夜市与街边的小吃摊,手拿肉串,眼睛又盯在了臭豆腐、梅花糕上,尽管担喜新厌旧的风险,但还是吃得乐不思蜀。

  追寻市内常驻小吃

  1.煎饼果子

  原籍:天津。据说它是百年前由山东传出,后经天津人改进的。

  煎饼果子是用平锅现摊现卖,摊主显露着麻利的“手法”:煎锅涂少许油,将调好的原料倒在平锅上,摊成圆形,打上鸡蛋……两面各煎片刻、稍焦,抹面酱、辣酱,撒葱花、香菜,裹油条成卷,一个喷香的煎饼果子出炉了。

  亲和度:煎饼果子在锦城街头巷尾均可寻觅得到,充当过不少市民的早、午、晚餐。工作了三年的小李说,从小学至高中,他经常把煎饼果子当做早餐,现在一怀念起煎饼果子的味道,就在一些路段上驻足,准能找到熟悉的“身影”。

  2.陕西凉皮

  原籍:既然叫陕西凉皮,自然来自陕西。

  摊贩将准备好的各种材料,麻利地拌在一起,凉皮,当然是凉拌的。粉皮爽滑而有韧劲,配之以黄瓜、面筋,倒入冷藏的汤汁,再放些辣椒、醋,很是清凉可口。

  亲和度:市面上时有出现,但不像煎饼果子那样“普及”,每到夏季,校园外总是出现陕西凉皮的身影。据了解,它不仅“扎根”于商场的小吃摊,而且“驻扎”进一些大学的食堂。

  随着一些电视剧的热播,一些小吃也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麻辣烫

  原籍:四川。记得一部电影叫《爱情麻辣烫》,里面贯穿着火锅、麻辣烫的镜头。不知什么时候,锦州也吹起了吃麻辣烫的风。

  麻辣烫的材料很多:各种蔬菜、菌类、豆制品、香肠……这些材料均用竹签穿着,一一摆放在柜子里,食客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再由“掌勺师傅”将穿好的菜放在锅里煮熟;捞出后,配上麻酱或辣酱。

  亲和度:无论春夏秋冬,这样“热辣”的食物吸引了很多人的胃口。大到饭店、餐馆,小到夜市的小吃摊,常常人满为患。麻辣烫出锅时,服务员一声声叫着号码牌上的数字,和着应答声,人们一个个满头大汗、酣畅淋漓地吃起来。

  2.紫菜包饭

  原籍:韩国,是远道过来的。

  随着《看了又看》、《大长今》等韩剧的风靡,各式韩国料理也受到欢迎,其中,紫菜包饭也在一些小吃摊位上“露面”。

  鉴于其流行趋势,记者也亲自下厨、照着书做起来:把紫菜铺好,将温热的米饭均匀地铺在上面,米饭可依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盐、醋等调料。然后在紫菜边缘放上事先切好的胡萝卜条、黄瓜条、火腿肠条或鸡蛋条。最后将紫菜紧紧地卷起,切成块状,摆放在盘子里即可。

  亲和度:这种小吃在路边摊很少见,只在商场的小吃聚集地“露脸”。喜欢自己动手准备食物的,可以在家里DIY一下,让人充满成就感。

  风起云涌新生代小吃

  1.梅花糕

  原籍:江苏。提起江南,人们总会想到甜甜粘粘的食物,梅花糕大抵属于这类,并且是长相漂亮的点心。

  上周末,记者在夜市的小吃摊里,发现了梅花糕的“踪影”。据摊主说,他去年到南京游玩时,吃到梅花糕,感觉不错,就在那边拜师,学会了梅花糕的做法。回到锦州,便在夜市里支起了小摊,卖起了梅花糕。

  梅花糕是将面粉、发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形模具中,摊主四下转动着模具,使其铺得均匀。随后,再放入豆沙等馅心,上面撒上果丝、瓜仁等做点缀,最后盖上铁板烤熟。15分钟后,一朵朵梅花便“绽放”了。

  亲和度:对于新事物,人们总是抱有好奇心。瞧着梅花糕出锅前,摊位旁边挤满的食客们,这江南的点心还是有发展潜力的。至于未来流行程度,尚待进一步考察。

  2.土家掉渣饼

  原籍:据说是湖北恩施。

  今年年初,一种被称为“中国式比萨”的土家掉渣饼出现在锦城,并迅速拓展“阵地”。小吃聚集的地方有它的身影、繁华路段上有叫卖它的窗口。

  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随着一批外来移民的迁入,烧饼的做法也来到了恩施,恩施是土家族的聚集地,结合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土家人做成了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烧饼,并且广泛传播开来。

  亲和度:在沈阳等一些城市,土家掉渣饼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店前排长队的火爆到现在很多家店铺已经关门。在锦州,它仍在平稳发展中。其独特的口味,吸引了一群“粉丝”,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3.过桥米线

  原籍:云南。

  记得第一次吃过桥米线,汤上面漂着油花,据说是起到保温作用。刚端上来时,服务员“交代”:烫,先别喝。

  其实,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作料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瓷碗一只,碗内有滚烫的汤,把各类生肉片放入,将其烫熟。再加入菜类和米线,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酱油、辣子油。

  亲和度:亲和力不足,没有形成推车贩卖之势,仅在商场的小吃摊位或是街边小吃店里有卖的。对于过桥米线,市民冯先生很有感触,他说第一次吃的时候,看见端上来白乎乎一大碗,笑称其为“白面条”。

  外来“和尚”比拼本地小吃

  1.排骨串与锦州烧烤

  去年夏天,一些小吃摊、烧烤摊忽然兴起烤排骨串;今年的烤排骨串更为兴盛,有的甚至拉起“正宗黑龙江排骨串”等字样的条幅。

  排骨串,顾名思义:排骨,穿成串,放在炉子上烤熟,最后撒上调料,与锦州的烤串异曲同工。而锦州烧烤,可以烤的东西更多:各种肉类、鸡翅、板筋、鱼、豆角……记者曾在外地吃过烧烤,可总感觉少了锦州烧烤的那种香味。

  亲和度:锦州烧烤,无论饭店、还是路边摊,都是相当火爆。而对于喜爱烧烤的锦州人来说,对排骨串更是“爱屋及乌”,而且凡是与烧烤有关的,都兼容并包了。

  2.绍兴臭豆腐与锦州油炸臭豆腐

  夜市的一小吃摊吸引了记者——绍兴臭豆腐。它不是用豆干沾着臭豆腐汁炸出来的,而是白白嫩嫩的豆腐炸熟之后,浇汁而成。

  摊主取出一块块切成1寸见方的豆腐放入油锅,随着“吱、吱”响声,豆腐渐渐转成金黄色,抹上调料,放入包装盒内,亦臭亦香的气息弥漫开来。记者迫不及待地用牙签扎起一块臭豆腐,一口咬下去,尽管烫得有些裂嘴,却洋溢着美味的感觉。

  亲和度:两者都是“闻着臭、吃着香”。锦州油炸臭豆腐比较普遍,每个炸串的摊子都有,尽管“油炸臭豆腐”是从南方传来,但传到锦州,这原料却变成了豆干,更迎合锦州人的口味。而绍兴的油炸臭豆腐刚在锦城“着陆”,尚不能与普及已久的锦州油炸臭豆腐相抗衡。

  穿梭在街边、夜市吃着各种小吃,让有着小吃情结的人有着满足感。一路走来,品尝着各色美食,这时候食物是否卫生、吃相是否讲究已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吃到美食才是最关键的。

  而这样的食物也只有在街边、小吃摊前吃才过瘾,没有推杯换盏的喧闹,也没有繁缛礼仪的约束,遇上喜欢吃的,就在叫卖声中来上一碗或是几串,只因为它够简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