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义公墓里 谷米逾千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4:42 海峡网-厦门晚报

  该墓将被迁往觉圣院陈氏家庙,墓葬较为丰富,但墓主具体身份还有待考证

  

陈义公墓里谷米逾千年(图)

  现场发掘照片。龚小莞 摄

  本报讯(记者 龚小莞) 昨天下午,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人员对位于枋湖路西侧与成功大道交叉处的陈义公墓进行了发掘。由于道路的修建经过此地,墓葬将被迁往觉圣院陈氏家庙。

  陈义公墓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陈氏族谱记载,墓主陈义是最早开发厦门的陈氏后代,为陈氏第十七世孙,而去年轰动一时的“陈喜墓”墓主陈元通是陈氏的第九世孙。

  陈义曾任北宋真宗、仁宗谏议大夫、太仆侍、上柱国等要职,是开发嘉禾(厦门)五户(今县后村所辖5个自然村)的一世祖,享年80岁,其后裔分衍同安、台湾及新加坡等地。其墓建于宋代年间,应为双穴双室墓,墓体坐东南向西北,土石结构。左冢为县后“五户陈”开基祖陈义及夫人吴氏合葬墓,1987年和1993年曾两次重修。右冢为侧室李氏墓,现已被破坏。

  在昨天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该墓是至今为止厦门发掘的宋代古墓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墓葬亦较为丰富,并且千余年来免于盗祸。经测量,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这座古墓为宋代早期的长方形券顶砖室墓,石框墓门长宽都为1.1米,墓室长1.9米,宽1.6米,墓门前还有花岗岩砌成的甬道,可见墓主身份高贵。

  取下层层封门砖,将墓门打开之后,众人可以看到埋在一堆乱土中的砖制小供桌和供桌上一个倒扣着的小碗。供桌后有一个素面铜镜,奇怪的是,按照古代的丧葬习俗,镜子是摆在死者胸口或者头部的,而死者下葬时一般头部朝内,镜子应该位于远离墓门的深处,可如今却离墓门很近,说明死者的摆放位置可能和一般人相反。

  包裹在泥土中的小碗被考古人员取出并小心翼翼地擦拭后,变得清澈透明,而且完整无缺。据初步判断是典型的宋代影青釉瓷器,很可能是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窑出产的,湖田窑正是以其出产的影青釉瓷器而名闻天下。由此推断,即使在宋代,能够拥有这种精品的人,身份肯定也不低。

  墓室清理完后又发现了棺环、五六枚铜钱以及五六个陶制小盖罐。尽管墓主躯体已经在1000多年的岁月中化为尘土,但盖罐中的东西还保存得十分完好。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在其中一个密封的盖罐中居然发现了谷壳和米粒!

  墓室西侧埋着墓志铭,乍看之下让考古人员大失所望。考古人员疑为没有铭文的墓志铭,后经仔细擦拭其上的泥土,终于发现了墓志铭下半部分还有细细的文字。考古人员解释说,也许墓志铭的上半部分已经被墓中渗水冲刷掉了。但这块墓志铭显然也和普通墓葬里的石制墓志铭不同,因为铭文是刻在长方形的倭角砖上的,并且“用朱砂写在砖上的铭文,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看到”。

  由于墓志铭模糊不清,考古人员无法当场断定墓主的确切身份,墓志铭还有待进一步的解读。(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