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改革之力 促和谐之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20:16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21日电通讯:以改革之力促和谐之果——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一周年

  新华社记者季明

  6月21日,全国第一家信托登记中心正式落户浦东。在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一周年之际,浦东以又一项崭新的改革成果,为自己庆生。

  去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在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拉开了浦东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年来,一个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浦东,正用自己的改革实践,回答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命题。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加减法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点,却也是难点。尽管浦东已经探索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但政府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事业单位定位不清、事务庞杂的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以这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的核心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一年来,通过“减、降、扩、增”的加减法,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轮廓初现。

  减:减少审批事项。今年,浦东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启动。经过四轮改革,浦东的行政审批事项从原来的724项,减少到244项。同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制度,新区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81个工作日减少到不到100个工作日。

  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年前,上海市工商局率先在浦东试点企业注册资本分缴办法、人力资本出资办法和企业年检申报备案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企业商务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今年4月,上海市工商局又在浦东试行扩大工商浦东新区分局登记管辖权、允许商标专用权作价出资、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办法等措施。

  扩:扩大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在浦东新区新建的市民中心,专门为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市民留出了活动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展示以及专题讲座、研讨会、交流推介会、洽谈会等活动,形成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有效机制。除了市民中心的有形平台,新区政府还通过政务网站、“区长网上办公会”等虚拟平台,加强与市民和社会的沟通交流。

  增:增强社会监督。目前,一个专门的浦东新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正紧张筹建。从7月1日开始,行政效能投诉、效能评估、审批电子监察、首长问责制等 4项新制度将在浦东新区实施。通过建立体制内外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把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下,把政府服务的评价权交给群众,使政府的行为变得更加规范、透明、廉洁、高效。

  ●制度创新的先行者

  从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第一天起,浦东的决策者就已经认识到,国务院此次给予浦东的“最大特权”,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因此,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

  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载体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载体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以及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是浦东正在着力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最密集、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过去一年间,又有许多金融改革与创新领域的重要进展在这里发生。央行上海总部等机构先后落户浦东;开我国货币经纪业先河的上海国利货币经纪公司在浦东正式开业;世界保险巨头英国劳合社宣布在上海设立再保险公司;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筹建……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去年以来,先后有64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浦东,目前浦东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375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192家。

  国内微电子、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排头兵”。科技部在浦东开展火炬计划创新试验区试点,支持浦东在科技体制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率先探索;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张江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制度创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张江设立浦东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建立科技企业的融资平台。

  “十一五”期间,浦东将建立2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争取带动社会资本形成总规模达200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同时政府还将每年拿出1亿元的财力支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浦东力求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浦东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

  浦东涉外机构云集,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经有72家,占上海的一半以上。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浦东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平台和枢纽的优势,率先探索突破制约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经济运营环境。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国内无法对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总部功能无法发挥,是制约浦东“总部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浦东积极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支持,率先开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在总结浦东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又出台了《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将“简化非贸易售付汇手续”试点内容推广至全国,使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效应进一步放大。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破题

  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程中,浦东紧紧抓住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这个关键,在促进城郊一体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过去浦东的管理机构是按照城区、开发区、郊区分别设置的,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分割,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区、开发区和周边各镇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不衔接、不协调。从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入手,浦东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机场、港口、世博会等功能枢纽,带动周边街镇,建立了六个功能区域,并成立了功能区域党工委、管委会,对区域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为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功能区域成立以后,通过建立区域联合招商机制、产业项目联合开发机制等,推动开发区的产业和功能向各镇延伸和拓展,逐渐缩小国家级开发区与周边各镇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的是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此,浦东率先实行了城郊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并轨,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探索建立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和“双向转诊”的运作机制,并在财力投入、硬件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重点向郊区倾斜,促进城郊社会事业的均衡化发展。(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