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杨哲信的卖官谬论就是某些人的为官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23:55 光明网
慕毅飞

  安徽宿州原组织部副部长杨哲信,卖官获罪。不料,在法庭上却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不仅沉着镇静,保持着组织部长的风度,而且在认账之余,竭力辩解,抛出了一套令人咋舌的腐败逻辑(6月18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貌似卖官的谬论,在杨哲信看来,未必不正是为官的法则,不可等闲视之。

  卖官卖官,封的是官,收的是钱。这官该不该封,也许说不清楚;这钱该不该收,

却是清清楚楚的。但在杨哲信眼里,竟然糊涂起来:一是说送钱的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根本不认识,认识的叫礼尚往来,不认识的怕弄僵了关系,一律来而不拒,最多叫“非正常礼金”;二是说送钱的时机,大多集中在中秋节和春节前后,“逢年过节,县直各局、各乡镇的一把手到县委领导家看望,这是规矩”;三是说收钱办事,都经过了“正常的组织程序”,按照干部任用条件都够,所以都应当算是“正常提拔”。

  庭审接近尾声,杨哲信竟能轻描淡写地作出如下陈述:“过去总认为过年过节朋友来往属于正常,没想到是犯罪,现在看来是错了。我今年还不到50岁,以后的路很长……”将近50岁的领导干部,会不会真把犯罪视同正常交往?若说这是卸责的遁词,他不可能不知道,罪责是推卸不掉的;若说这是无知的糊话,他不可能是弱智的低能儿,而且,无知也不能抵销罪责。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官场真的存在这样的为官规则。

  试看有些官员的交往,很少有空着手的。外出考察学习,车后仓里要带上礼物,一路送过去;主办一个会议,要为与会者备好礼物,一个个送过去。所有这些礼物都可以入账报销,公礼私送、私礼公费……私人往来与公务交往也就没了界线。先是说土特产不妨一收,再说是几条烟几瓶酒也不妨一收。花钱去买土特产是麻烦的,把收的烟酒变卖成现钱更是麻烦。直接送钱,也就能和送土特产、烟酒一样的“视若正常”。有了这样的逻辑基础,卖官收钱的谬论,在杨哲信眼里,也就成了为官的规则。

  逢年过节,不少官员都能收到许多东西。为什么总要发一个不准收受礼金和有价证券的文件?就因为这礼金和有价证券,年年有人送,年年有人收受。所里往局里送,乡里往县里送,县里往市里、省里送……既可能是以公家名义送的私礼,也可能是以私人名义送的公礼。在此风甚盛的地方,有几个单位能有底气说,自己是从来不送的?又有几个领导能有底气说,自己是从来不收的?杨哲信的卖官谬论里,肯定有这样的为官规则在。

  至于“正常的组织程序”,一旦离开了透明的监督与充分的民主,很可能只是糊弄人的“程序秀”。候选的人员是几个人圈定的,考察的结果是秘不示人的,提交讨论的信息是彼此不对称的,未经表决的结果却可能是凡人皆知的……事先收钱许愿,事后就能封官兑现,期间的所有程序却都无懈可击。这等让杨哲信们有了无数卖官商机的“组织程序”,在许多地方,恐怕就是为官的规则。

  若将杨哲信的谬论只看作谬论,可能会一笑了之;若在这谬论中看到某些人为官的规则,则会沉重得笑不出声来。只有彻底改变荒谬的为官规则,杨哲信式的卖官谬论才会最终失去市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